【大公報訊】綜合美聯社、路透社及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此次突訪中國,美聯社評論指,這讓世界再次看清楚,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外交風雲中舉足輕重。
在特朗普月初突然答應將在5月與金正恩直接見面開始,外媒便炒作中國「被邊緣化」的論調。美國對華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聲稱中國角色已變得可有可無。然而,金正恩在同韓國及美國談判前率先到訪中國,卻證明了中國在朝核問題上仍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美聯社又指出,此次金正恩訪華有例可循,似是要在朝韓峰會及美朝峰會之前,向北京取經。分析人士稱,金正恩在與文在寅和特朗普舉行峰會之前,覺得有必要先與中國協商。《紐約時報》也持同樣觀點,認為這凸顯中朝兩國在戰爭和革命時期用鮮血築起的歷史紐帶。該報稱,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正日2000年5月首次訪問中國,也是在他執政後的第六年前後,而且也是在朝韓首腦談前不久。
「金正恩與中國領導的人的第一次會面就是和中國主席,從中國的角度看來,這是正確的做法。」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主任保羅.海勒說道,他也是2007年至2009年六方會談的白宮代表。
韓國延世大學中國研究的教授韓時熙稱,特朗普任命的對朝鷹派人物,例如即將上任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可能在峰會之前給朝鮮帶來了更多的壓力。「沒有長期盟友中國的支持和幫助的話,朝鮮看起來還沒有準備好和美國打交道。」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