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俄羅斯強人」是怎樣煉成的

時間:2018-03-19 03:16:1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普京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克格勃特工,登上俄羅斯權力巔峰,俄羅斯的發展道路深深打上了他的烙印。

  克格勃特工見證東歐巨變

  冷戰末期是普京「成型」的時代。1989年,克格勃駐前東德城市德累斯頓的低級別特工普京被捲入東歐巨變的浪潮。當年,德累斯頓的克格勃辦公地點被民眾暴力圍攻,普京向蘇聯紅軍坦克部隊請求派兵保護,莫斯科當局卻「一聲不吭」。於是他代表莫斯科做了決定,開始銷毀重要文件。

  普京的德國籍傳記作者雷特舒斯特認為,要不是在東德的那段經歷,普京很可能是另一種樣子。

  恩師提攜 始入政壇

  從東德回到家鄉列寧格勒(後恢復舊名聖彼得堡),普京成為新任市長、自己大學時的教授索布恰克的左膀右臂。

  1990年,索布恰克把普京領入政壇。普京早年的經歷被證明很有用,他學習着按新規則處事,很快成為索布恰克的副手。

  步入權力「快車道」 突襲舊勢力

  在克格勃的時候,普京就學會了在精英圈周旋的本領。普京官運亨通,在俄聯邦安全局(前身是克格勃)步步高升,後來打入克里姆林宮權力中心圈,從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到總理,再到接替葉利欽成為總統。

  業界寡頭和改革派對這個背景默默無聞的新總統似乎挺滿意,誰也沒有料到普京上台三個月後全面掌權。這一場對克宮舊勢力的突襲,成為俄政局一個重要轉折點。

  先下手為強 打造硬漢形象

  商業巨頭當年如何控制葉利欽,普京親眼目睹,因此他決定先下手為強。普京2009年度假時,以硬漢形象示人,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公關宣傳。2011年至2013年,俄羅斯爆發一系列呼籲民主改革的示威,普京認為這是西方國家用來侵蝕俄國的工具。

  唯一的穩定劑

  多年以來,在俄羅斯人心目中,普京已是唯一的穩定劑。「受鉗制的民主」只是一點瑕疵,大部分人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因為其他選擇更不值得考慮。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