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07年4月26日霍金在大西洋上空感受零重力/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科研成就之外,霍金對於科學傳播的貢獻其實更大,這位從沒拿過諾貝爾獎的「宇宙之王」,把量子物理帶入了尋常百姓家。相比起他那到現在都無法被科學界證明的「霍金輻射」,《時間簡史》則銷量逾千萬,大大提升了科學在文化界的地位,霍金也就此成功的改變了科普寫作的格局。
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講,這是一部現象級的科學傳播經典之作。
《時間簡史》艱深似天書
尷尬的問題隨之而來。霍金直到去世前仍在研究的高能物理學過於艱深,對絕大多數人往往如墮五里霧中。雖然大部分買了這本書的人都不願意承認,但《時間簡史》根本就是頗似天書,絕大部分買了這本書的人都無法從頭到尾讀完。曾在1974年登載了霍金成名論文的知名學術雜誌《自然》也就此打趣,指出書評界有一個用來衡量某本暢銷書被讀了多少的「霍金指數」。
霍金自己也曾指出過,《時間簡史》原先的版本更是艱深。若非出版社的負責編輯古查迪一再強調「要讓非科學專業的人都能理解」,並在三年多的時間裏與之協作,逐章修改,最後還把詰屈聱牙的原書標題改為簡明扼要的《時間簡史》,這本書根本難以面世。
《自然》雜誌認為,購買霍金的書的行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彰顯消費者的身份,真正閱讀它們則是其次。而且,即便霍金大方決定讓公眾免費下載他的博士論文,也沒有幾個人能看得懂。就算民眾十分配合爭相點擊,導致劍橋大學網站直接癱瘓,但真正能看懂他在黑洞等領域研究內容的則是鳳毛麟角。
這就讓樂於追星的公眾陷入了一種無所適從的狀態,但還好,霍金還有另一個「身份」─身殘志堅又幽默可愛的科普產業領頭羊。
演戲又唱歌 愛思想愛音樂
霍金喜歡上BBC參加談話節目,樂於和年輕人進行交流,甚至願意和少女們討論一下流行樂隊One Direction成員散夥的事。另外,他還是個「票友」,多次在電視劇裏本色出演。他讓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認識到了科學思想的文化價值,也讓科普的熱潮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延續至今。
雖然常年躺在輪椅上,但霍金卻塑造了一個「多才多藝」的形象。畢竟,就像他自己所說,「如果生活無趣,將會是個悲劇」。除了演戲,他還是個音樂發燒友。縱然不能像愛因斯坦那樣自由自在地拉小提琴,也曾在音樂影視方面參與了許多作品。
1994年,他利用電子發聲器獻聲,和英國大神級迷幻搖滾樂團Pink Floyd合作錄製了搖滾作品《Keep Talking》收錄於專輯《The Division Bell》,在裏面過了一把歌癮。後來,霍金在Pink Floyd的新專輯《The Endless River》中又一次貢獻出自己獨特的聲音。
英國超現實幽默表演團體蒙提.派森的歌曲《Galaxy Song》因1983年上映的《人生七步曲》而享譽全球。通常團隊成員Eric Idle負責主唱,不過在2015年4月,該團隊發布的MV中,霍金竟參演其中。在這段音樂視頻裏,霍金坐着電動座椅在太空漂浮,視頻中寫道:「太陽、你、我和所有星體每天都行走了一百萬英里。」
時至今日,沒有哪個科學家能像霍金這樣活潑,他是全世界人民眼中的那個「永遠暢銷的陌生人」。每當出現了跟科學有關的新現象新趨勢,大家都想聽聽霍金怎麼說。霍金,讓科學看起來特別好玩特別酷。即便《時間簡史》的可讀性也許仍舊欠奉,但他確確實實把高不可攀深奧難懂的量子物理帶入了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