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這次審查高通交易的秘密小組,是美國政府下屬的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CFIUS)。該委員會由財政部牽頭,由國務院、國防部、司法部、商務部、能源部和國土安全部多個機構的代表組成,它有權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外國公司收購美國公司,在抵制外國投資方面發揮着核心作用,被視為「終極監管火箭炮」。
CFIUS在1975年由時任美國總統福特設立,主要研究外國投資對美影響。上世紀80年代,日本電子巨頭富士計劃收購美國半導體公司仙童(Fairchild),由於當時日本企業處於電子業前沿,這一交易引起里根政府的擔憂,順勢對CFIUS擴權。面對日本投資的湧入,美國國會在1988年通過了修正案,賦予了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外國投資的權力。
一般來說,CFIUS有30天審查期,如無結論,還會另外有45天的調查期,然後評估應否通過交易案,極少數案件會再呈報給總統復議。通常,若CFIUS傾向不通過的話,企業多半就會主動撤銷交易。
各界認為,美國的CFIUS比歐盟的外資監管機制擁有更大的裁決權。2016年,中資曾想收購德國半導體公司愛思強,愛思強擁有美國資產,又是北約的關鍵技術供應商,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根據CFIUS建議取消交易,德國政府只得遵從。
隨着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赴海外投資,中國成為CFIUS主要審核的對象。特朗普上任一年多來,CFIUS扼殺了幾宗與中國相關的收購交易,包括阻止半導體公司萊迪思和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去年11月提出一項新法案,要求擴大CFIUS的權限,將賦予CFIUS評估特定類型的合資企業、少數股權投資和近軍事基地房地產交易的權力。新法案還將擴大可能要接受審查的「關鍵技術」的定義,當中包括了美國對中國等國保持技術優勢至關重要的「新興技術」,亦新增「特別關注國家」,重點監控來自個別國家的併購。部分公司抗議CFIUS的擬定改革,稱擴權可能會被濫用,並且對新興技術的新定義尚不明確。
摩根大通併購全球聯席主管克里斯特納說,CFIUS已成為特朗普政府實行保護主義的「頭號武器」,變成「終極監管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