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駐倫敦記者李威報道:歐盟2月28日公布了一份長達118頁的強硬脫歐協議草案,英國與歐盟分歧再度加劇。分析人士指,這份協議在英國人眼中,不僅有如將北愛爾蘭分裂出去,還讓英國在脫歐後仍受歐盟管制,與「喪權辱國」的條約無異;除非草案被大幅修改,否則被英國接受的可能性為零。而這不僅意味着脫歐協議如期達成的希望變得渺茫,也讓脫歐無法實現,二次公投現出曙光。
當天,前英國首相馬卓安針對脫歐發聲,稱議會可發起二次公投。這位一向低調的保守黨元老極少評論政治事務,唯獨對於脫歐多次發表意見,去年曾公開批評「脫歐是一個歷史性錯誤」。他當天的演講受到輿論廣泛關注,英國廣播公司等進行現場直播。
馬卓安稱,脫歐是他人生中遇到最分裂的政治事務,脫歐派在公投中的承諾看來將無一兌現,而脫歐也會把英國帶向衰落。他說,脫歐將影響幾代人,許多選民開始意識到被誤導,在未來幾年也有一些支持脫歐的老年選民離世,因此人民有權利重新做出選擇。他強調,英國政府已同意議會就脫歐談判最終協議有決定權,這包括:議員可以接受或拒絕協議,也可以讓他們重回談判桌加以修改,更可以再次舉辦公投。這些「選擇權」在議會必須要保持開放。
馬卓安的演講迅速得到自由民主黨前副首相克萊格的呼應,他3月1日受訪時強調,脫歐是英國自二戰以來面臨的最大困境,目前仍有可能被推翻。
克萊格稱,這些可能性基於三點理由:一是脫歐派自相矛盾,例如他們主張脫歐後能拿回邊境的控制權,但事實並非如此,北愛爾蘭是否設置硬邊境如今成為棘手問題;二是議員們開始發聲,由於英國實行民選代議制民主,公投決定脫歐後很少有議員提出反對,如今面對越來越多選民對脫歐疑惑和不滿,議員漸漸發聲表示反對;三是年輕人反對脫歐,民調顯示七成以上年輕人反對脫歐,而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會強加給年輕人一個他們不想要的未來。
克萊格批評,脫歐是用19世紀的政治概念來解決21世紀的政治問題,當初舉辦脫歐公投就是一個錯誤。國家領導人不能被民意支配,而應引導民意,現任首相文翠珊不是一個有遠見的領導者,她無法給出脫歐的答案。
對於如何推翻脫歐,克萊格呼籲反脫歐的民眾團結一致,在各自選區裏不斷向議員們施加壓力,並呼籲議員放棄黨派利益,承擔起道德和法律責任,尋求二次公投,同時又呼籲歐盟的友好國家,能夠給英國時間,讓推翻脫歐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