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蘇曉暉
1月27日至28日,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應邀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李克強總理、楊潔篪國務委員分別會見河野,王毅外長與河野舉行會談。此訪是河野就任外務大臣以來首次訪華,透射出日本對華政策走向。
日本展現改善中日關係願望
從2018年7月就任外交大臣起,河野太郎曾多次表達希望訪華的心願。選擇2018年年初來華訪問,體現日本政府對中國的重視。
訪問期間,河野強調日中分別是世界第三和第二大經濟體,發展穩定的日中關係不僅符合兩國利益,也符合整個國際社會的利益。日方期待抓住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節點,願以紀念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和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推動日中關係邁向新的階段。
實現高層交往是河野此行重要目標。日方欲着力推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互訪,並欲盡快舉行由日方擔任主席國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日本展示出對中國重要關切的尊重,表示將繼續堅持按照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規定處理涉台問題,認為西藏、新疆事務屬於中國內政,願妥善處理相關問題。河野還以「不忘初心」回應中方立場,提到「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共識。
河野此訪明確了日方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探索三方合作的積極態度。事實上,在河野到訪中國前幾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眾議院全體會議上表示,考慮就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構想展開合作。
日方強化妥善管控分歧的需要。兩國就建立海空聯絡機制達成原則一致表示歡迎,願盡早簽署實施。
日本對華示好背後的動因
安倍政府欲獲取對外政策方面的成績。2017年,安倍晉三受森友學園、加計學園以及南蘇丹聯合國維和行動日報隱瞞等多重醜聞困擾,其支持率一度跌破30%。2017年12月初,日本共同社實施全國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為47.2%,不支持率為40.4%。2018年9月,日本自民黨將進行總裁選舉。安倍爭取連續當選總裁仍面臨不確定因素。
在半島局勢趨緊背景下,日本難以促朝鮮解決「綁架日本人質」問題,朝核問題更是陷入僵局。安倍政府曾有意爭取的日俄關係改善和北方領土問題討論也未取得實質進展。日方意在通過兩國高層互動來向民眾展示政府周邊外交成果,提升安倍執政形象。
同時,日本極力避免兩國間發生意外事件。日本看到,中國軍事能力不斷提升,維護主權權益的力度繼續加大。日致力於推動海空聯絡機制的相關進展,旨在防範自衛隊與中國軍隊偶發衝突,並以此作為中日關係穩定的重要保障。
日本希望搭乘中國合作發展快車。日本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已從最初的質疑防範轉為密切關注。據日媒透露,2017年下半年以來,日內閣官房、外務省、經濟產業省、財務省等省廳多次召開協調會議商討對華「一帶一路」合作事宜,制定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方針。日本有意實現中日企業攜手進行第三方市場合作。
針對日方釋放出的信號,部分媒體持不信任態度,認為日本是一邊談友好,一邊制衡中國。
中日關係改善基於日方誠意
確實,日本國內仍有保守勢力對中國崛起充滿防範戒備,視中國為潛在對手。一些人鼓噪拉近日美同盟關係,進一步推動構建同盟體系。安倍政府努力打造的四國「菱形」架構,頗具圍堵中國之意。針對釣魚島和東海劃界問題,日方不斷強化對主權權益的爭奪,小動作不斷。日國內極右勢力妄圖否認日侵略歷史,為軍國主義罪行洗白。安倍晉三提出修改和平憲法,特別是憲法第9條,以將日本軍隊「合法化」,計劃在2018年啟動相關程序。日本的種種負面言行均會對中日關係構成嚴重干擾,並讓中方質疑日方意圖。因此,中日關係回暖勢頭並不牢固。
中國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與周邊國家間關係,珍惜當前中日關係發展的向好勢頭。同時,中國指出,中日關係發展處於關鍵階段。中國呼籲兩國共同努力、相向而行,要求日本展現誠意,把口頭表態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真正使2018年成為雙邊關係重返正常發展軌道的機遇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