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德國漢堡的一間宜家分店\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瑞典傢俬零售商宜家家居(IKEA)宣布,該公司創始人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27日在其瑞典斯莫蘭的寓所安詳離世,享年91歲。坎普拉德沒有時髦服飾和昂貴汽車,一路靠着自己的革新思想和經濟頭腦,開創了全新的平價傢俬銷售模式。
宜家在社交網站推特(Twitter)發聲明指,坎普拉德的家人和全球宜家員工都會非常思念和懷念他,並稱坎普拉德是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
坎普拉德在彭博富豪榜上排名第八,身家587億美元(約4600億港元),同時卻也被稱為瑞典「最節儉的人」。一輛低調的Volvo汽車一駕就是十年,火車和飛機從來坐二等艙或經濟艙,坎普拉德甚至曾「自爆」會在下午去街市挑揀便宜蔬果,可謂完全沒有大亨「光環」。
17歲創宜家「雜貨店」
坎普拉德1926年3月生於瑞典,自小有生意頭腦,起家則全靠一個「慳」字。5歲的坎普拉德已經懂得「低買高賣」,7歲便騎單車四處兜售平價貨,17歲時,他用父親給予的一筆讀書獎勵金創立宜家,一開始以售賣雜貨為主,鉛筆火柴襪子什麼都有。
隨着生意越做越大,坎普拉德開始經營臨時郵購服務,售賣當地製造的基本傢俬,後來慢慢專注於發展自家設計的傢俬產品,即如今的宜家雛形。
坎普拉德首創了產品目錄,還打破傳統,在展示區中按一般住家的樣子擺放產品。經營宜家的早期,坎普拉德運送傢俬是搭乳製品公司送牛奶的「便車」,足見其「慳家」本性。有一日,坎普拉德看到旗下一位設計師搬運咖啡枱時,把枱腳拆除放進車裏,他大受啟發,想出自行組裝傢俬及平盒包裝的想法。1956年,他把這個革新概念引進市場,既省空間又降成本,大受消費者歡迎。
螺旋購物路線 打破常規
宜家最大的門店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1965年開業。當時的坎普拉德再次創新,打破尋常、隨機的購物模式,將產品參觀路線設計成螺旋狀,讓消費者能逛到每一件商品。這一創舉果然令開幕當天人潮爆發,商品幾乎全部被賣光。而斯德哥爾摩門市首年的營業額就高達800萬歐元(約7768萬港元),遠超預期。
坎普拉德1970年代移居瑞士,將近30年後回到瑞典。他在1986年卸任宜家行政總裁,2013年退出董事會,不過仍會時不時去看看各地的宜家分店,據稱還會參加每年的公司大會。
曾親近納粹 「一生大錯」
風光背後,坎普拉德曾被揭出有過一段親近納粹的黑暗歷史。少年坎普拉德熱衷於瑞典極右運動,曾寫信興奮說會為納粹運動招募新血,更與極右領袖結為好友,結婚時也邀請了極右人士,甚至到了戰後,仍一度與德國極右翼組織保持密切聯繫。
坎普拉德生前被問及這段往事,稱之為「人生最大錯誤」,請求公眾寬恕他「年輕的罪行」。
2012年,宜家承認在1970年代曾用東德政治犯作「奴隸勞工」並為此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