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2017入最熱三甲 今年續「酷暖」

時間:2018-01-20 03:16:2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英國《衛報》報道: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18日最新報告指,過去的2015至2017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三年。其中最特別的是2017年,因為它在未遭到厄爾尼諾現象「加溫」的情況下,還打入最熱年份「前三甲」。美國太空總署亦稱,估計今年也將保持「酷暖」勢頭。專家表示,無論是否承認,氣候暖化已成為趨勢,希望破紀錄的氣溫能引發全球領導人警覺。

  報道稱,最新排名整理結合了來自美國、英國、歐盟等五大氣象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16年仍是有測量紀錄以來的最熱一年,主要是受到厄爾尼諾現象(El Nino)影響。

  2017高溫 人類是禍首

  厄爾尼諾每七年出現三次,短期內增加全球平均溫度,20世紀最熱的1998年就經歷過非常強的厄爾尼諾現象。數據顯示,最近一次厄爾尼諾從2015年年末開始活動,至2016年中旬達到最大峰值。部分氣象機構也因此將2015年算作「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年份,暖度僅次於2016,不過也有機構稱2017比2015年溫度高0.01℃。

  WMO秘書長塔拉斯對此表示:「溫度的長期趨勢比個別年份的排名重要。」他表示,自19世紀開始有記錄以來,18個最熱年份中有17個出現在本世紀,而過去3年暖化程度更是異常。報道指,2017年地表平均溫度比工業時代以前高出1.1℃。

  分析人士指,沒有厄爾尼諾還暖到如此地步,「罪魁禍首」極可能是人類。隨着工業活動頻繁,燃燒石油加上大量伐木,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氣體充斥,令地球變得「熱辣辣」。

  WMO希望這一打破紀錄的氣溫現象能夠引起全球領導人的警覺,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希望他們對氣候升溫為全球人民帶來的風險程度、規模有足夠的認識。

  《衛報》指,氣候暖化儘管如此明確,但懷疑論者仍然大行其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其中的典型,他上台後實現了他競選總統時的諾言,退出旨在對抗地球升溫的《巴黎氣候協定》(下稱《協定》)。

  懷疑論者不該大行其道

  專家預計,從目前趨勢來看,可以預見,到2060至2070年升溫幅度將達到《協定》所設的2℃上限,想達成更進取的1.5℃目標難上加難。

  專家強調,全球領導人不能單純從數據上來看待升溫,數據背後隱藏着眾多極端天氣、自然災害、重大疾病的威脅,氣候變化也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近期,南半球澳洲正經歷酷熱考驗,悉尼日前突破47℃,而北半球2017年亦出現大量極端天氣,包括席捲加勒比海地區和美國沿海的颶風。科學家多次證實極端天氣和氣候暖化息息相關,以厄爾尼諾現象為例,溫度上升會令海洋吸收更多溫室氣體,海水亦會升溫,導致洪水、暴雨和颶風出現更加頻繁。

  而無論是哪種災害,都足以造成難以估算的經濟損失。美國政府報告指出,去年因自然災害而損失的金額高達3060億美元(約2.4萬億港元),創歷史新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