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德國總理默克爾面臨執政以來最大危機 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路透社、新華社、法廣新聞網報道:德國新政府組閣談判破裂,處於危機中的總理默克爾20日基本否定了組建少數派政府的未來選項,認為與其如此,不如重新舉行大選,無懼輿論對於她可能在重選後下台的預測。德國68年來最嚴重的執政危機,也將令到下個月舉行的歐盟峰會蒙上陰影。
德國議會第一大黨聯盟黨所主導的、自由民主黨(自民黨)和德國綠黨參與的組閣談判破裂後,默克爾面前有幾條路可走,但都不是上佳選擇。她認為組建少數派政府不利於政局穩定,而德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穩定,尤其是極右翼民粹主義另類選擇黨(AfD)在議院中有一定勢力的情況下。
「不能將責任推回給選民」
默克爾表示,一旦德國重新大選,她願再次帶領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參選。基社盟主席澤霍費爾對默克爾表示了支持,同時也不看好組建少數派政府的選擇。德國總理府幕僚長暨代理財長阿爾特麥爾就呼籲各黨在未來三個星期內,決定是否能籌組一個穩定政府。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有權宣布提前大選,但他不願面對那種局面。施泰因邁爾說,德國面臨二戰後德國民主制度68年歷史中最嚴重執政危機,組建新政府是議會各黨派的責任,不能輕易推回給選民。他從21日開始與各黨陸續展開對話,為挽救德國政局「堅持到最後」。曾兩度擔任德國外長的施泰因邁爾,預料將會施展自己深厚的談判功力,說服猶豫不定的各個黨派重新組閣。
自民黨議員諉過默克爾
默克爾和早前宣布不參與組閣的社會民主黨(社民黨)主席舒爾茨不約而同表示「不怕重新大選」。重新尋求社民黨一同組閣,本是默克爾可能的、也是最穩定的未來選擇之一,但社民黨再三強調不願合作,稱不願做默克爾的「臨時應急選擇」。
此次組閣談判破裂是源於自民黨的退出,外界多認為是因為自民黨與綠黨分歧太深。但自民黨議員馬騰斯受訪時說,自民黨和聯盟黨其實也有分歧,指責聯盟黨的立場變來變去,「談判開始時,默克爾採取所謂的不干預原則,讓其他黨去討論;但談判期限臨近,她開始向我們施壓,而我們又一定會堅持自己的原則。」「他們一定沒想到,自民黨會真的認真起來。」
馬騰斯認為,自民黨已不可能重回談判桌,「我們已經盡力了,卻還有237項議題都未解決,這已經太多了。」
各界促德黨派擔責
歐盟雖堅稱不憂心德國動盪,但分析警告,默克爾組閣觸礁,意味着歐洲最大經濟體將面臨數月沒有可作出果斷決策的適當政府,下個月歐盟商討歐元前途的峰會也將蒙上陰影。
法國《世界報》社論指出,德國的選舉結果不如人意,給人們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德國不僅是歐盟第一大經濟體,也是讓歐盟保持穩定的一個「極」,還是法國在所有歐盟項目中的合作夥伴,德國的政治負責人們應該意識到德國的這些責任。
不過,歐盟對德國政壇危機還是繼續表示「淡定」態度。歐洲委員會發言人斯基納斯21日說,委員會主席容克與默克爾在上周六和本周一都曾通話,表示密切跟進德國情況發展;歐盟也會繼續推進英國脫歐等相關議程,不會因德國國內風波而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