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越南峴港APEC會議再現「中國好聲音」

時間:2017-11-16 03:16:31來源:大公網

  文/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姜躍春

  近年來,在諸多國際經濟舞台上,經常出現備受歡迎的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11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越南峴港的2017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並在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 謀求亞太更大發展》的主旨演講,讓中國「好聲音」在亞太多邊舞台上再次響起。

  中國方案的「好聲音」

  在黨的十九大之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亞太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中國如何把脈當前世界經濟運行大勢,並提出中國應對方案,顯然是所有參會者的共同期盼。

  習主席在演講中指出,當前的世界經濟正在經歷增長動能、發展方式、經濟全球化進程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這四個方面的深刻轉變。對此,習主席再次強調了開放包容、普惠平衡與公正共贏的中國理念,並指出謀求共商共建共享、建立緊密夥伴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和目標。

  在當前世界經濟中「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湧動,貿易保護主義動向日趨明朗的背景下,中國領導人準確把脈全球經濟的最新變化和亞太區域合作面臨的種種困境,就亞太未來發展提出中國方案:繼續堅持建設開放型經濟,努力實現互利共贏;繼續謀求創新增長,挖掘發展新動能;繼續加強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繼續增強經濟發展包容性;讓各國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應該看到,經歷了近十年國際金融危機的亞太地區,當務之急是堅定繼續開放政策,在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中尋求經濟發展新動力,實現各國經濟的聯動發展。傳統經濟不借助科技突破和創意提升很難實現更大發展。離開包容性發展就無法實現不同發展水平和不同社會制度經濟體之間的共同進步。所以,習主席提出的中國方案,不僅是解決亞太地區面臨問題的良方,也是亞太大家庭實現一體化的保證。

  「一帶一路」的「好行動」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是全面開放和相互包容的國際合作新模式。它不僅是有利於亞太國家經濟發展的好機制,更是推進亞太各國經濟融合的「好行動」。中國的漢方講究的是,「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一帶一路」建設講究的是「五通」,主張通過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實現各國之間經濟上的互聯互通,是讓世界各國經濟「血脈」之間更加通暢的「好動作」,從而為各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注入新動力。它不僅是各國經濟實現良性對接的好途徑,也是推動民間交流、增強互信、加強各領域合作的好舉措。

  「好行動」產生好效果。四年多來,中國企業已在「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了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今後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還將有更多的合作項目不斷落地,使亞太各國在參與這一進程中,強化經濟合作、實現相互連接,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進展。

  亞太合作的「好前景」

  亞太區域合作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多種路徑的嘗試,現在來到新的起點。這個起點涵蓋了世界經濟同步復甦的歷史機遇,中國經濟轉型成果初現的重要時期,以及「一帶一路」進入全面推進的關鍵時刻。

  還須看到,由於區情的複雜性和經濟發展的不同步性,亞太地區經濟合作多年來形成的諸多自貿安排和錯綜複雜的規則,容易導致合作路徑的「碎片化」和「麵條碗」效應。這可能是本地區一體化進程難以避開的困難和挑戰。我們希望相關經濟體通過進一步增強貿易談判的透明度和實用性,降低區域內各國深化合作的難度系數,希望通過政策溝通和人心溝通進一步降低「制度成本」。

  中國一直致力於推動亞太「大家庭」的一體化進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必將成為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

  隨着中國亞太理念和方案的不斷推進,以及亞太各成員國發展戰略的良性對接與互動,作為世界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亞太發展和繁榮的前景可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