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加坡的「勇敢」號軍艦24日執行搜索美國「麥凱恩」號失蹤士兵的任務/美聯社
【大公報訊】綜合美聯社、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美國海軍「麥凱恩」號驅逐艦21日在新加坡以東海域相撞事故造成10人失蹤、5人受傷,經過多國三天的聯合搜索行動,尋獲部分遺骸,並已確認有遺骸屬於失蹤的美軍士兵。
美軍24日宣布當前在海域上搜索行動暫停,潛水人員主要在船體內進水區域尋找失蹤者和遺骸。此前馬來西亞海軍在美軍艦與商船碰撞事故發生海域發現的屍體不屬於美軍失蹤船員,美方將把屍體歸還馬相關部門。多國聯合搜救工作繼續在事故發生海域約900平方海里範圍內進行。
另外,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表示,該局船舶交通信息系統(VTIS)在事發時,只監測到與「麥凱恩」號相撞的油輪「阿爾尼克」號出現。該系統主要用來檢測和追蹤船隻的船舶自動辨識系統(AIS),在可能發生撞船事故前發出提醒,要求船隻互相避讓。這意味着「麥凱恩」號當時並沒有打開AIS系統。
《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要求商用船隻打開AIS系統,但不適用於軍艦。有專家表示,「麥凱恩」號不打開AIS系統,而周圍的其他船隻可能因此無法通過其民用雷達,檢測到軍艦的存在。安保專家稱,軍艦基於安保原因關閉AIS系統的情況相當罕見。目前撞船的原因還在調查當中,包括船隻操作系統技術故障以及人為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