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共同社報道:外國人研修制度在日本已存在30多年,創立初期曾被視為促進與發展中國家勞務合作的雙贏舉措,但研修生被壓榨情況愈加嚴重,屢被曝光,聯合國人權組織曾因此批評日本政府,甚至有媒體稱研修生正淪為「現代奴隸」。
作為研修生最大來源,去年共有8.5萬中國研修生在日工作。該制度推出初期,中日經濟差距還很大,許多中國人搶着去當研修生,但到了日本才悔之晚矣。研修生普遍工作壓力大,薪酬低,居住條件惡劣,生存狀態很差。
明明是引進國外勞動力,卻要冠以「研修生」或「技能實習生」的名義,使得僱主可以逃避法律規定的工傷保險、男女同工同酬等企業僱傭義務。研修生權益無從保障,卻要忍受一些公司不得使用手機、不得私自外出等嚴苛規定。如果擅自回國就等於違反合同,此前的押金一分不退,但仍有一些人因無法堅持而逃跑,所以每年才會有如此多的「失蹤」人員。
共同社今年3月報道,日本2016年有239家研修生接納機構因存在「不當行為」,被勒令五年內停收研修生。但這一制度要得到根本解決,還需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