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韓聯社、彭博社報道:面對國際社會不斷升級的制裁與施壓,朝鮮14日召回多名駐外大使回到平壤舉行會議,但暫未清楚會議的具體規模及內容主題,有分析認為,會議有可能是為核試或發射導彈等進一步軍事行動作準備。
出席會議的包括朝鮮駐華大使池在龍(右圖)、駐俄大使金衡俊、常駐聯合國代表慈成男(左圖)等核心外交人員,除此之外,一些駐其他國家的大使據稱也被召回,具體人員未明。
韓國外交部負責人表示,朝鮮歷年召開駐外大使會議,這次有可能只是延續傳統。有分析認為,面臨國際社會不斷加強對朝施壓,朝鮮欲通過本次會議加強對外交系統的管控。
據悉,朝鮮每年都會召駐外大使回國一至兩次,向他們傳達執政黨的對外政策。朝鮮一般不對外公開大使會議消息,但曾例外地報道過2015年7月舉行的第43屆大使會議。
本月5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對朝鮮的更嚴厲制裁措施,規定禁止從朝出口煤炭、鐵礦石、鉛、煤炭和海產品。朝鮮將這些措施視為對其國家主權的侵犯。
首爾大學經濟學教授金秉淵(音譯)對此表示,新制裁難以阻擋金正恩升級軍事挑釁的腳步。驅使金正恩做決策的,似乎是「生存的本能」,而非經濟的算計;國際社會擴大制裁,或許反會導致朝鮮加碼測試核武和導彈。「金正恩可能會想,正因為這些制裁,他有必要研發更多武器。如果不這樣做,會顯得他很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