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域外國家休要在南海興風作浪/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蘇曉暉

時間:2017-08-03 03:16:16來源:大公網

近日,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在澳洲表示,英新建的兩艘航母將被派往亞太地區開展「航行自由」行動。此言論被西方媒體解讀為英方承諾以實際行動挑戰中國在南海的領土聲索。

  英澳相互借力插手南海問題

  英方發表上述言論前曾與澳洲「對表」。英澳舉行了外交及國防會議,兩國外長和防長認為南海是亞太地區的緊迫挑戰之一,事關航行和飛越自由。澳將英視為促進亞太發展和安全的天然夥伴,希望英方更進一步介入亞太事務,並願與英開展安全合作。

  事實上,澳在南海問題上已屢屢發出雜音。澳惡意批評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島活動,支持美開展所謂「航行自由」行動。在美國鼓勵下,澳外長畢曉普甚至揚言政府考慮派軍艦或軍機進入中國島礁12海里以內行使航行自由權。澳還動輒以「國際法」為旗號對華施壓。去年7月,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的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美、日、澳三國外長匆匆舉行「部長級戰略對話」並拋出聯合聲明,無理要求中國「遵守」臨時仲裁庭非法裁決。

  加強地區軍事存在則是英既定目標。早在去年12月,英國駐美大使就曾表示,英新航母投入使用後將派往太平洋海域。英國防大臣在此次訪澳期間表示,英方「不受制於中國」,將加強在南海水域的存在。

  英有意配合美地區戰略

  無獨有偶,美國新興網絡媒體布萊特巴特新聞網近期發表「獨家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已經批准了五角大樓要求美軍「例行、規律地」在南海開展「自由航行行動」的年度計劃,這將使美國海軍更自由開展此類行動,相關航行請求將會「更快得到批准」。

  特朗普就任後,在美精英階層敦促下,新任政府南海政策逐漸體現奧巴馬執政時期的基本立場和行為方式,包括繼續支持所謂「航行自由」原則,保持美在亞太軍事存在。美太平洋司令部多次請求在南海開展「航行自由」行動。2017年5月,美「杜威號」導彈驅逐艦執行了特朗普任期內首次「航行自由」行動。2017年7月,美「斯坦塞姆」號導彈驅逐艦擅自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

  今年下半年,中國將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美密切追蹤中國發展態勢以及中國內政外交間關聯。在南海問題上,美國內反華勢力欲借中國維護安全穩定心態,挑戰我維權底線,伺機侵害、蠶食中國國家利益。英國啟動「脫歐」進程,與歐盟進行艱難談判。與此同時,英希望與美保持密切同盟關係,在安全領域與美加強配合。為此,英不惜插手亞太事務,在南海問題上為美站台。

  英攪局南海並非無所顧忌

  英外交和國防大臣表面上氣勢洶洶,實則留有餘地。約翰遜大肆宣揚航母的能力,但拒絕說明將航母派到南海的時間。面對記者的追問打起太極。

  中英關係大局是英必須考慮的因素。十八大後,中國強勢崛起,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都有實質性的提升。英國已認識到,對華合作是其面臨機遇而非挑戰。面臨「脫歐」帶來的複雜挑戰,穩定的對華合作符合英利益,有助英渡過難關。兩國都珍視已經達成的合作項目尤其是重大項目,將繼續共同推進項目落實。兩國也致力於創新,將繼續加強在新興產業合作。中英民間交往不斷深化,兩國友誼逐步夯實。去年習主席訪英期間,兩國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共同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黃金時代」。英貿然攪局南海,必然對兩國關係造成負面影響,英方利益也必然遭受損失。

  英加劇南海緊張行為不符合地區國家利益。當前,中菲關係實現全面轉圜。兩國重回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議的正確軌道,並就南海共同開發尋找方案。菲不再充當域外國家介入南海問題的抓手。中國與東盟正形成合力,致力於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打造共同認可的地區規則,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在南海局勢降溫的大趨勢下,任何域外勢力為一己私利興風作浪都不得人心。更何況,在南海「橫行」,說起容易做起難。英既要彰顯本國立場,又要小心避免發生意外事件發生。

  早知費力不討好,何苦來攪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