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新機場的建設經歷了中英多次談判 網上圖片
【大公報訊】駐倫敦記者李威報道:凡是談判,都難免出現意見不同,新機場建設問題也曾是雙方的一個爭論點。香港原有的啟德機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客貨載運量已趨飽和,受地理位置所限,沒有繼續擴展的空間。
1989年,港英當局提出了一個香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包括在赤鱲角填海興建新機場,以及配套的鐵路橋樑和海底隧道等。這個計劃最大的問題是投入過於巨大。對此,中方的意見很明確,建設香港新機場不能「你請客,我埋單」,強調建設應講成本效益,不應讓未來的香港特區政府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
從1991年中英簽署建設新機場備忘錄後,雙方圍繞成本和財政負擔展開談判,中方曾指責英方在港府盈餘數額上說謊,英方則在中方建議基礎上,反覆提出新的財務方案。戴維斯回憶說:「談判過程雖然很艱苦,但最終我們見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機場。」
在接收越南難民問題上,中英也有「交鋒」。當時英國不顧香港承受能力,執意接收數以十萬計的越南難民,遭到中方強烈反對。英方後來與越南政府展開協商,在香港回歸前,最終同意遣返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