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英國華人參政計劃」組織華人積極投票\網上圖片
大部分華人都勤懇工作,為英國經濟出力是英國的模範社群,但過往極少參與英國政治事務,因此也被稱為「沉默的社區」。隨着中國國力的強大以及與英國關係的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有了要「當家做主」的意識。而且由於此次英國大選涉及的脫歐、安全和經濟等重大議題與選民息息相關,深深牽動了華人社會,讓華人投票的心態複雜和矛盾。\大公報駐倫敦記者 李 威
旅英華人作家黎麗表示,投票當然首選華人候選人,遺憾的是自己所在選區沒有華人代表,就其他黨派候選人來說,傾向於保守黨。她說,首先是從安全上考慮,近年恐怖襲擊事件頻發,自己在英國生活三十多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到擔驚受怕,甚至連去超市、坐地鐵都要小心謹慎,保守黨在政綱中提出要加強反恐怖主義和保障人民安全,而且首相文翠珊長期在內政部任職,擁有這方面經驗和能力。
中英關係成華裔考量要點
她表示,另一個考慮是保守黨如果繼續執政,將對中英關係有利。目前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進入深入發展之年,各種交流及合作勢頭良好,保守黨執政有利於保持中英關係的穩定發展。她說,自己全家共有四張選票,會慎重投下每一票。
華人僑領慶龍表示,自己不是任何黨派,但誰對自己有利就選誰,就政見而言,他傾向工黨。他說,自保守黨上台後,沒有感覺到任何經濟繁榮和生活提高的現象,大學需要交費、英鎊暴跌,必須面對脫歐帶來的痛苦以及最嚴重的排外移民政策,許多工作簽證被取消,移民和探親的門檻提高,尤其對最基本的婚姻配偶都缺乏人性考慮。
他表示,工黨的政綱中在移民、簽證等政策上態度優良,「為了更多英國的涉外婚姻不再遭受保守黨移民制度阻擾,為了孩子們上大學能夠免學費受教育,為了人權的自由,為了窮苦人能夠過上好日子,為了移民的利益,必須選工黨。」
家住曼城的華人HAIREN表示,他非常欣賞工黨黨魁郝爾彬的名言:「我們不是百萬富翁的黨,不是公司的黨,我們是人民的黨」,自己祝願這位不說謊、不偏激、不搞人身攻擊、榮辱不驚,代表底層民眾的可愛老頭兒獲勝。他說,「無論是什麼選舉結果,這位在一個月前還被傲慢對手們不在意的老人家,今天卻是紅遍英倫,讓對手們空前緊張,如此,他已經贏了。」
華人參政參選提升社區地位
此次大選將影響英國今後五年政治走向,英國華人不但積極投票,也踴躍參政。今年英國大選競逐國會議員的有7名華裔候選人,分別是代表保守黨的何易、麥艾倫(音譯)、黃精明、王鑫剛;工黨的麗貝卡、盧永信,以及自由民主黨的李沛騰。
這些人中,麥艾倫曾在2015年英國大選時代表保守黨參選並獲勝,成為英國歷史上首位華裔國會下議院議員。本次大選他再次代表保守黨在該黨票倉的選區參選,並且連任的可能性極高。
黃精明在2015年曾代表保守黨在利物浦參選,但惜敗對手,今年再次代表保守黨出戰。他表示,自己有身為華人的優勢,如果當選其中國背景會幫助和促進中國企業來英國發展。王鑫剛今年代表保守黨在曼徹斯特北部選區參選,當地有8000名華裔選民,他希望努力爭取能得到華人的支持。
「華人參政計劃」英國選舉事務總監胡沛成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這些參選的華人是否能成功當選並不是最重要的事,關鍵的是,隨着華人參政參選,提高華人社區地位,也讓華人競選者在參選黨內影響力增強。過去十年來,形勢已經有極大改變,不少華裔政治家開始展露頭角。「沉默的社區」已經不再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