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英國新婚夫婦8日舉行儀式前先赴票站投票\美聯社
在恐怖襲擊陰霾下,英國大選迎來投票日,當局在全國投票站加強戒備。根據選前最後民調,執政保守黨較在野工黨的優勢略微拉大,顯示保守黨近日連打反恐和脫歐等「輿論戰」奏效。但選情依然膠着。脫歐、反恐和福利政策成為選民衡量投票的標準,投票率高低也是勝負的關鍵。選情專家預料,工黨難成爆冷黑馬,而保守黨也不會大熱倒灶。\大公報駐倫敦記者 李 威
英國在2015年5月舉行了大選,本次大選是因應脫歐問題而提前舉行。今次全國選民人數為4690萬,較上屆增加了50萬,他們將投票決定議會下議院650個席位的去向。全國4萬多個投票站將從英國當地時間8日早上7時(香港時間8日下午2點)開放,直到晚上10點結束(香港時間翌日早上5點),隨即展開點票工作。倫敦和牛津地區等多個票站出現人龍。
由於本次屬於臨時大選,不會同時舉行任何地方選舉,因此開票速度會快於最近幾屆大選。投票過程中嚴禁媒體預測結果,因此必須要在票站關閉之後才會有票站調查結果,預計在數小時內會有初步選舉結果,但全部結果可能要等到英國當地時間中午左右,即香港時間9日晚間揭曉。
文翠珊來去匆匆
英國在過去3個月時間內,接連發生了議會大廈、曼徹斯特體育場和倫敦橋等三起恐怖襲擊事件,當局在全國投票站加強戒備,除市中心地區有武裝警察巡邏,部分重要選區的投票站還派駐警察。
在大選前最後一天進行衝刺拉票後,幾大政黨領袖在8日早上陸續進行投票。身兼保守黨黨魁的首相文翠珊與丈夫菲利普一起出現在英國桑寧選區,她白衣黑褲,搭配一雙時尚的豹紋鞋,來去匆匆,與在場媒體互動甚少。工黨黨魁郝爾彬則在北倫敦一個小學投票站現身,他似乎心情愉悅,主動向選民和媒體揮手示意,他說:「今天是我們民主的日子,感謝你們前來投票,我對工黨的競選十分滿意。」
根據選前民調,保守黨與工黨差距逐漸縮小,保守黨選情一度告急。7日公布的最後一批民調顯示,保守黨較工黨的優勢略微拉大,幅度在5%至10%不等。其中幅度最大的是ComRes的民調,保守黨以44%對工黨的34%,領先10個百分點。而次高的是YouGov的民調,保守黨以42%對工黨35%,領先8個百分點。有選舉觀察人士指,保守黨民調回升與打「輿論戰」見效有關。
選情膠着 投票率成關鍵
據英國輿論分析認為,脫歐、反恐和福利政策是本次大選的關鍵議題,也是選民衡量投票的標準。保守黨支持率大幅下滑,就是因為脫歐爭議、恐怖襲擊事件和政綱中削減福利所導致,相反工黨憑藉加強反恐、提高福利等政策贏得不少支持。另外,投票率高低也是勝負的關鍵,一般認為保守黨支持者多為中老年階層,他們通常是投票主力,因此投票率高對保守黨有利。不過,多間大學的票站8日出現人龍,而年輕人投票意願高對工黨有利。
英國選情專家、肯特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古德溫表示,保守黨獲勝的可能性遠高於工黨,他列舉了四大原因,分別是:搞好經濟仍是選民關注的首選議題,保守黨比工黨更具領導能力;政黨領袖的評級,文翠珊以48%大幅領先於郝爾彬16個百分點;保守黨在脫歐、醫療、移民、經濟和教育五大民眾最關心議題上的參與度,遠遠高於工黨;被視為大選前哨戰的地方選舉上,保守黨的表現也優勝於工黨。
他表示,在4月宣布提前舉行大選時,保守黨支持率遙遙領先,當時輿論幾乎一面倒地認為大選毫無懸念,保守黨會取得壓倒性勝利。雖然目前兩黨民調較為接近,但工黨難成爆冷黑馬,而保守黨也不會大熱倒灶。他預料保守黨最終能贏得議會多數,可以取得超過半數60至90個議席。任何政黨只要拿下326席過半數議席就可以組成政府。若是沒有一黨取得過半數議席出現懸峙議會,保守黨、工黨必須和其他小黨協商組成聯合政府,過程可能需要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