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伊朗大選 魯哈尼成功連任

時間:2017-05-21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支持者在集會中手持魯哈尼海報 /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新華社、路透社及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伊朗內政部20日宣布,現任總統魯哈尼在第12屆總統選舉中得票率為57%,以壓倒性勝利贏得選舉,成功連任。魯哈尼順利連任,證明伊朗民眾繼續選擇溫和派的改革開放路線,但魯哈尼在未來仍將面臨伊朗經濟發展的巨大挑戰。

  伊朗內政部長法茲利2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代表改革派陣營的魯哈尼得票率為57%,共計2350萬張選票,此前被視為魯哈尼最大對手的保守派宗教人士萊希得票率為38.5%,取得1580萬張選票,魯哈尼大勝700萬票。

  選民熱情高 三度延長投票

  此次總統選舉投票於19日舉行,共有4000多萬選民參加投票,投票率超過70%。由於選民熱情高漲,投票截止時間三次更改,從原定的18時延至24時結束。魯哈尼獲勝後,數以萬計的支持者紛紛走上首都德黑蘭街頭,其中包括不少年輕人,他們高舉魯哈尼頭像,呼喊改革口號,慶祝魯哈尼勝選連任。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表示,大選的勝利者是伊朗民眾。他稱讚伊朗民眾積極參與大選投票,並對魯哈尼提出了一些重要建議。

  68歲的魯哈尼代表改革派陣營,作風溫和務實。他在2013年的總統選舉中,承諾結束伊朗在國際社會中被孤立的狀態,創建更自由社會,最後以絕對優勢當選伊朗第11屆總統。

  魯哈尼擔任總統期間推動重啟核問題談判,並於2015年7月與伊核問題六國(美、英、法、俄、中、德)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這也成為他贏得本屆總統選舉的重要籌碼。

  此前分析認為,伊朗正處於開放與封閉、溫和與強硬、改革與保守等多重矛盾交匯的敏感節點上,伊朗此次總統選舉後的政策走向對於整個中東乃至世界都有重大影響。

  魯哈尼也稱這次選舉是在更大的公民自由和「極端主義」之間做出選擇。今次選舉中,魯哈尼的最大競爭者、56歲的保守強硬派萊希將自己定位成窮人的捍衛者,並呼籲更強硬地守住與西方國家的防線。不過,萊希雖然有革命性論調,以及承諾增加福利來贏取工人階級選票的努力,但似乎效果有限。

  智庫「國際危機組織」的伊朗事務分析員瓦埃茲說,「魯哈尼的得票,尤其在農村地區的得票,顯示伊朗民眾不再相信經濟民粹主義和激進的改變。他們明白化解伊朗的困局,不僅在於有效管理經濟,國際關係也要作出調和。」

  有助中國「一帶一路」

  不過,經濟問題仍是魯哈尼未來面臨的第一大挑戰。儘管魯哈尼上台以來,伊朗的經濟增長率從負1.9%提高到近5%,但物價也上升了9%,失業率為12.5%,年輕人的失業率幾乎達到三成,伊核協議帶來的經濟好處主要惠及石油行業,普通民眾並沒有享受到成果。分析家表示,魯哈尼雖然取得決定性勝利,但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依然不易,因為強硬派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此外,伊朗是中國「一帶一路」方針沿線的重要國家,中國也是伊朗石油出口的主要國家。魯哈尼當選或將有助於伊朗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倡議,繼續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