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伊朗大選 迎命運十字路口

時間:2017-05-20 03:16:12來源:大公網

  圖:首都德黑蘭一個票站外19日出現人龍 /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路透社、美聯社和法新社報道:伊朗19日進行該國達成核協議以來首次總統選舉。本次大選非常激烈,不僅將決定伊朗未來數年的發展方向,亦為最高精神領袖的繼任人爭奪定調。分析認為,本次伊朗大選是兩條路線之爭,究竟是延續現任改革派總統魯哈尼溫和的開放政策、繼續與西方接觸,還是回歸由保守派宗教人士萊希領導的強硬路線,伊朗再次處於國家命運的十字路口。

  當地時間19日上午8時開始,5600多萬名合資格選民陸續走向全國6.5萬個票站。投票原定在當地時間19日晚上六點結束,官方隨後宣布延長兩個小時。伊朗當局表示,今次選舉投票率會超過七成,共派出30萬安保人員維持票站秩序。

  本次大選共有四名候選人角逐總統寶座,分別是伊朗現任總統哈桑.魯哈尼、宗教人士易卜拉欣.萊希、曾任總統顧問的穆斯塔法.米爾薩利姆以及前副總統穆斯塔法.哈希米.塔巴。自從1981年之後,伊朗所有現任的總統都成功連任,但這並非意味着魯哈尼可以安枕無憂,挑戰者中最強的是56歲的強硬派萊希。預計選舉結果將在20日計票結束後公布。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當天在設於德黑蘭領袖府內的投票站投下首張選票,並呼籲伊朗選民踴躍投票。他說:「選舉很重要。國家的命運就在全體民眾的手中。」

  票站現人龍 或有助魯哈尼

  經濟成為本次大選的核心議題,因此本次選舉亦被視為對核協議以及國內政治路線的一次全民公投:魯哈尼代表開放與西方繼續接觸,萊希代表回歸對西方強硬。分析認為,本屆選舉猶豫不決的中間選民數量龐大,他們可能會成為左右大選結果的關鍵。

  德黑蘭是魯哈尼的大本營,各投票站排隊的人潮比魯哈尼2013年獲勝時更長。分析認為,高投票率會有助魯哈尼連任。在德黑蘭阿扎德大學習畫的21歲女學生阿米尼說:「我為我可以投票給魯哈尼而高興。他令我國遠離戰爭的陰影。」

  萊希打民粹牌 效仿內賈德

  另一方面,法學教授兼前檢察官萊希將自己定位為窮人的守護者,並要求對西方國家採取更強硬路線。萊希的民粹主義姿態、反貪污和反美的論調,以及增加對窮人福利開支的競選承諾,都讓人回想起強硬派前總統內賈德,有可能激勵作風保守的農村和工人階級選民。萊希與哈梅內伊關係密切,去年被哈梅內伊任命為伊馬姆.禮薩慈善基金會主管,被視為是哈梅內伊的接班人。不過,哈梅內伊未有公開表態支持任何候選人。

  萊希表示,自己會忠於核協議,但他指出,儘管伊朗與國際社會達成了核協議,經濟卻持續走下坡,證明了魯哈尼在外交上的努力失敗了。萊希17日在伊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的競選集會上說:「他們沒有用我們年輕人能幹的手來解決問題,反而把我們的經濟交到外國人手中。」

  在伊朗聖城庫姆,59歲家庭主婦達烏達巴迪把票投給了萊希。她說:「魯哈尼把我們的對外政策弄得一團糟,損害了我們的宗教。魯哈尼(在核協議中)把所有東西都直接給美國了。」

  魯哈尼在德黑蘭市中心一座清真寺完成投票後,被他的支持者簇擁歡呼,現場充滿節慶氣氛。魯哈尼說,不管誰當選總統都應該得到全國支持。他說:「伊朗人民在選舉中的熱情參與,強化我國的力量與安全。」萊希在投票過後對記者說,所有人都應該「完全接受選舉結果。」他說:「以我為例。即使我認為結果不理想,那也不應該導致選舉受到破壞。」

  伊朗總統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總統可連任一屆。如果沒有候選人在首輪選舉中得票過半,26日將舉行第二輪投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