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勒索軟件產業化 高校醫院變「金礦」

時間:2017-05-16 03:16:2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過去,黑客們必須有點創造性和技能才能搞到錢。有些是承諾幫你清理電腦的假冒反病毒軟件,還有些是借助木馬程序,藏在電子商務網站或銀行網站,伺機竊取信用卡號碼。如今,犯罪分子發現,勒索軟件是在短時間內賺錢的最有效方式。

  通過用高超加密技術控制受害者數據的新工具,以及比特幣等難以追蹤的數字貨幣,甚至還有願意為分一杯羹而進行數據勒索的在線網站,共同促使這種網絡盜竊方式變得更容易。勒索軟件犯罪分子甚至有客戶服務熱線,受害者可以致電要求獲得支付贖金方面的幫助,甚至可以採取即時聊天的方式。如果受害者支付贖金,那麼勒索軟件提供商能獲得分成。

  專家表示,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會支付贖金,因為他們沒有備份數據,認為自己別無選擇。網絡犯罪分子還發現大學是個易於攻擊的目標,因為那裏為了保證信息的自由流動,通常擁有更多的開放系統。最近,他們在醫療衛生系統找到了利基市場,勒索軟件攻擊在此領域所造成的情況更為緊急。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國家衛生服務信託在12個月內被勒索軟件攻擊了19次。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統計,2015年至2016年,美國報告的勒索軟件攻擊事件增加了三倍,支付的贖金也增至10億美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