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比特幣現在成為黑客勒索的最愛/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勒索病毒「想哭」肆虐全球,要求中毒者以比特幣支付贖金(每台電腦300至600美元),再次引起人們對比特幣在網絡侵入和非法資金轉移方面發揮的作用。對很多投資者和監管機構而言,這凸顯出比特幣在不法活動中越來越常見。
勒索軟件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但隨着比特幣的使用日益增加以及加密軟件的改進,勒索軟件病毒攻擊去年才大量爆發。美國司法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勒索病毒攻擊數量可能是上年同期的四倍,平均每天有4000起。
要找出一筆比特幣交易的背後操作者並不容易,因為用戶的身份受到多層的強大加密保護。美國喬治.梅森大學金融科技高級研究員奈特說:「你可以身在白俄羅斯、馬來西亞或月球從某人手上獲得比特幣。」比特幣分析公司Chainalysis說,黑客這次一直在使用3種特定的比特幣錢包或地址,款項迄今未被人拿走,意味着目前尚未有任何金錢方面的線索可供追蹤。
但是,既然現在比特幣與勒索病毒沾上了關係,那麼監管機構和其他人士有可能對比特幣進行進一步監管。營運美國少數受規管交易所之一的比特幣服務公司Coinbase說,一直有監察顧客的交易,務求防止洗黑錢和勒索軟件一類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