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勒龐敗選後在巴黎發表演說\法新社
【大公報訊】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社報道:法國總統選舉落幕,勒龐雖然落選,仍獲約34%得票率,創下國民陣線於1972年創黨以來在全國性選舉的最佳成績,極右勢力正逐漸在法國攻城略地。
國民陣線首度衝進總統選舉決選,是在2002年,當時參選的是勒龐的父親讓─馬里.勒龐。他在決選拿到550萬張選票,以17.79%的支持率輸給右派希拉克。
綜觀國民陣線參加歷次大選的結果,支持者越來越多,與當選人的差距也逐漸拉近。勒龐的侄女、法國最年輕國會議員馬雷夏爾─勒龐表示:「無論結果如何,至今以來的成績已經是歷史性的了」。
可以說,勒龐這次是個人敗選,但國民陣線打了一場勝仗。馬克龍雖然大勝,但極右勢力在法國終究是一根扎得越來越深的肉中刺。
歐元立場兩面不討好
勒龐在此次選舉中,花了很多篇幅強調法國必須從歐盟手中奪回貨幣主權,才能提升競爭力。反對者認為,法國若棄用歐元,跨國企業和貿易很難順利運作,百姓消費物價可能上漲,將造成經濟災難。民調也顯示多達72%的法國人反對退出歐元區。無法說服多數選民,成了她敗選的關鍵。
第一輪投票後,勒龐試圖放緩她對歐元的立場,但終究來不及建立一套完整無漏洞的論述。結果,原本支持恢復法郎的人不滿意她的立場改變,支持歐元的人也不相信她的政見會轉彎,變成了兩面不討好。
另外,在選前最後一場電視辯論中,勒龐不斷以錯誤信息解讀馬克龍的政見,並攻擊他銀行家和社會黨政府部長出身的經歷,這種挑釁作風或許能在造勢大會激起支持者的熱情,但辯論中如此表現,多數法國人似乎並不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