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朝中社8日發布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右)視察蘑菇養殖場的照片\法新社
【大公報訊】據德國之聲報道:分析家認為,華盛頓對敘利亞空軍基地發動導彈襲擊的做法並不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衝動之舉,而是同時包含了向朝鮮,乃至中國發出的信號。
韓國東國大學教授金容玄(Kim Yong-Hyun)表示,針對敘利亞的導彈攻擊決不是僅僅向大馬士革發出的警告。「它向平壤傳遞的信號是,美國有了新的治安官,他在拔槍射擊的時候不會猶豫。」
8日,平壤對美國空襲敘利亞做出了回應,將之稱為「無法寬恕的侵略行徑」,認為這次攻擊反而顯示朝鮮決心發展核武器是「百萬分正確的決定」。
特朗普政府當然希望朝鮮能做出不同的解讀:平壤政府應該領悟到,放棄核武器才能避免美國的類似攻擊。
但是,這一信號可能並沒有被平壤接收到。
「從長期來看,美國軍方的海外行動不會有助於打消朝鮮對於核武器的追求。」金容玄認為,「不太可能奏效。」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美韓研究所高級學者維特(Joel Wit)則表示,「平壤對於來自美國的威脅已經習以為常,特朗普對敘利亞的打擊不太能對他們產生影響。」
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時,當時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曾從公眾視線中消失長達六星期。外界普遍認為,他是擔心遭到美國襲擊而躲藏起來。
首爾大學和平統一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張永石(Chang Yong-Seok)表示,與其父金正日不同,金正恩現在沒有理由採取類似的防範措施,「手握核武器,他不太可能會因為敘利亞遭到攻擊而退縮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