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法新社報道:法國已有六個大區推出一項措施,強制公共工程項目的工地員工必須講法語,稱為「莫里哀條款」(Moliere clause)。法國大選在即,此舉因涉及右翼「排外」主張,引發爭議。
支持者認為這是一個安全問題,因為在工地上,語言交流是否順暢攸關勞工安全。另外,歐盟法例允許公司輸入通常來自東歐國家的短期廉價勞工,只須支付最低工資,且免除了高昂的社會負擔費用,這也導致本地工人就業機會下降。
措施無阻廉價勞動力
社會黨議員薩瓦里對此表示反對:「這只是為選舉造勢,而且有排外之嫌,不要上他們的當。」並指出所謂的「安全理由」,並沒有事故數據支撐。這項措施即使實施,也無法阻止廉價勞動力的湧入,因為仍有大量來自前法國殖民地的工人會講法語。
法國失業率已在百分之十左右的水平徘徊數年,來自國外的不公平競爭也是一項長期政治議題。就業已成為選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數據顯示,法國現有超過二十八萬外籍工人。這個數字每年都在增長,但也只佔全國工人的百分之一。
莫里哀是法國最受推崇的劇作家之一,他的地位之高,連法語都被稱為「莫里哀的語言」。如今的「莫里哀條款」把他的語言推到輿論風口浪尖,也許是大師意想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