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日本會議」:右翼「孵化器」深耕政壇

時間:2017-03-06 03:16:12來源:大公網

  圖:森友學園校長籠池泰典是「日本會議」大阪支部代表和運營委員\網上圖片

  【大公報訊】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日本會議」是日本國內最大的右翼團體,也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團體,成為安倍晉三政權的最重要支撐。

  「日本會議」的前身是新興宗教之一,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在長崎大學內紛爭出現的右翼團體。1997年,「日本會議」以草根保守團體成立,宣稱代表「人民」的「傳統」價值,重建所謂「美麗日本」。該團體擁有會員約3.8萬人,在日本全國設有47個本部和241個支部,橫跨政商法三界。包括加盟的右翼團體在內,「日本會議」總會員人數約達800萬人,能量已超一般政黨,因此有能力左右日本政治圈。

  「日本會議」在其網站呼籲保留日本「美好的傳統民族特點」:以皇室為中心;阻止「無性別區分教育的發展」;實施「適合新時代的新憲法」,讓日本擁有一支真正的軍隊等。

  近年來,「日本會議」深耕日本政壇,安倍內閣的18名閣僚中有四分之三是「日本會議」成員。迄今為止,「日本會議」宣稱的政治成果是,第一屆安倍內閣推翻小泉內閣諮詢機構允許女性繼承皇位的方針,以及在國會通過《教育基本法》和《國民投票法》。去年7月,日本參議院舉行選舉,「修憲派」成功跨過了三分之二的人數門檻,「日本會議」背後推動功不可沒。

  此外,在「日本會議」的支持下,日本國內教科書也開始「右轉」:描述南京大屠殺為「南京事件」,並迴避遇難者人數具體數字;刪去「七三一」細菌部隊等戰爭罪行內容;將日軍暴行照片刪掉,慰安婦被描述為海外從軍人員;把中日存在爭議的釣魚島稱為「日本領土」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