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三日在紐約發表講話\大公報記者黃曉敏攝
【大公報訊】駐紐約記者黃曉敏報道: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3日在紐約出席了由美中公共事務協會舉辦的紀念《上海公報》簽署45周年午餐會。他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上海公報》確立了中美關係的基本指導原則,包括一個中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等原則,構成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成為指導中美交往與合作的重要基石。45年來,在兩國共同努力下,中美關係已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兩國合作空間巨大,對世界未來的影響難以估量。
劉結一說,中美分別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分居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也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國際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等方面擁有廣泛共同利益,肩負着重要的共同責任。中美關係的全球意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比其他任何一對雙邊關係也更加突出。兩國需要合作和可以合作的事情很多,這是全球穩定繁榮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他表示,在全球治理方面。中方倡導樹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演進,有利於調動國際社會共同參與全球治理進程,分擔國際責任,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這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應成為中美合作的新增長點。中美共同推動達成《巴黎協定》,展示了中美合作推進全球治理的巨大潛力。
在國際秩序方面。中美共同參與締造了聯合國並擔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鞏固聯合國權威和地位負有共同的歷史性責任。在經濟發展方面。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有利於為中美兩國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中方對美方建設性參與「一帶一路」持開放態度,願同美方共同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在和平與安全方面。中美就伊朗核問題開展了密切合作,雙方在阿富汗、南蘇丹、利比里亞等地區熱點問題上,共同幫助當事國加強能力建設,促進當地穩定與發展。中美就敘利亞、烏克蘭等地區衝突保持密切溝通,為推動有關問題政治解決積累共識。中美是聯合國維和攤款前兩大出資國,為聯合國維和行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美均是恐怖主義受害者,雙方就反恐問題積極開展溝通協調與務實合作,服務兩國反恐戰略,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對加強國際反恐合作具有重要帶動作用。
劉結一說,美新一屆政府執政伊始,中美關係面臨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契機。中方期待同美方在國際事務中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建設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斷注入強勁動力。他希望美中公共事務協會和各界人士繼續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