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安倍不要妄想在釣魚島「釣魚」/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永明

時間:2017-03-02 03:16:15來源:大公網

中日釣魚島問題原本可商可談,但在安倍的導演下,成了中日之間,甚至東亞地區的對抗焦點之一。安倍二次就任,一上台就抓兩件大事,一是強化美日軍事同盟,二是大張旗鼓地在釣魚島和海洋問題上與中國對抗。這一拉一打為的是一個核心目標,就是要使日本擺脫戰後體制,突破和平憲法束縛,重振軍事強國的地位,扮演國際領導角色。安倍欲借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謀求上位。利用釣魚島製造中國威脅論,不僅可蒙蔽國內百姓,也可為奧巴馬鳴鑼開道。競選時就高喊要登陸釣魚島的安倍,還暗藏更險惡的用心,試圖在釣魚島看中美爭鬥大戲,以謀漁翁之利。所以特朗普就任後,安倍和美國首談的是釣魚島問題。

  為配合安倍的詭計,日本石垣市右翼議員東池田嘉行近日跳出來呼籲中央政府搞「東海仲裁」爭取釣魚島主權。而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則要求安倍為登島安營紮寨開綠燈。安倍野心不小,東池田嘉行仲裁建議背後的謀算也很多。不過要真想到法庭去的話,安倍恐怕還需要先找小學老師補補語文課,再找中學老師把歷史事實理理順。

  日本政府需要尊重語言學

  霸權主義除了軍事、政治、經濟霸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表象特徵就是話語霸權,話語霸權的主要方式是操控媒體對事件的解釋、操控輿論方向、還有學術理論的壟斷,不過近來還有一大特點就是篡改人們熟知詞語的定義。在這一點上,試圖做二霸主的安倍政府表現得相當典型,有超過奧巴馬之勢。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外務省網站介紹的正式官方立場是:「『尖閣列島(我釣魚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

  「固有」這個詞很嚇人。雖然日語用的也是中國漢字,但我們還是按照日本的解釋來看看這個詞的意思。根據日本小學館出的《國語大辭典》,「固有」表示,「國土,一直持有」,「文化,原本具有的特性」。如果還不明白可根據日英詞典轉成英文,我們看到的解釋是,「inherent」,其中文意思是「固有的」、「與生俱來的」。原來日本政府的意思是釣魚島一直就是日本的。那麼究竟是從釣魚島出生算起,還是從日本出生算起呢?很遺憾,後面的介紹無法與「固有」這個詞相聯繫。原來日本是在1895年才取得釣魚島,並將其歸屬到「沖繩縣」之下。而1895年恰恰是日本通過《馬關條約》霸佔中國台灣的時候。更在此前,日本於1875年將琉球國王尚泰及諸王子羈押至東京,霸佔侵吞琉球王國,並於1879年將琉球王國改為沖繩縣。日本是如何侵佔釣魚島的,這個邏輯過程是很清楚的。日本政府用「固有的」,只能提醒我們注意該詞的第二個解釋,「固有民族特性」。

  日本應該先搞清楚戰後法律秩序

  日本之所以能夠吞併琉球王國,主要原因在於當時中國滿清政府的羸弱不堪和西方列強對華侵擾不斷。然而,作為後起帝國主義國家,日本侵略擴張活動趕上了帝國主義行將沒落時期。對琉球吞併成功使日本擴張的野心迅速膨脹,此後經日俄戰爭,甲午戰爭,侵佔台灣,吞併朝鮮,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蠶食侵略中國,日本最終走上了必敗之路。

  事實上,一戰引發俄國的十月革命,繼而引出美國威爾遜總統貌似反對帝國主義擴張,支持民族自覺的「十四點」,帝國主義領土擴張行為開始逐步從道義、政治、法律上被普遍否定。但沒有道德感的日本對時代發展毫無察覺,不悔反進,構建法西斯軸心,欲霸世界,終被反法西斯戰爭擊敗。美、英、中發《波茨坦公告》申明「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日本天皇昭告接承。美日《舊金山條約》媾和,再次確認琉球不屬日本領土,規定由美進行託管。雖然,1971年美日「關於琉球群島和大東諸島的協定」被日本稱為「沖繩返還協定」,且其中包含對釣魚島的私私相授。但這不能改變「沖繩」不是日本領土,釣魚島既不屬於琉球,更不屬於日本的歷史事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