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九九七年五月,超級電腦「深藍」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 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新華網報道:就在十多年前,許多專家還認為圍棋是「人類智慧最後的堡壘」,人工智能(AI)再過一百年也不可能戰勝人類頂尖圍棋手。而就在去年3月,AlphaGo以4:1戰勝了曾多年佔據世界排名第一位的李世石。當時李世石還贏過一盤,而現在各路頂尖棋手對戰化名Master的AlphaGo已全無招架之力。
有網友稱,可以把Master的60勝視為人工智能與人類交鋒的信號和警報,在人工智能時代人類如何完成自身的「刷新升級」值得每個人思考。目前的人工智能仍有許多限制,以AlphaGo為例,它首先需要海量樣本的訓練,而人類學習新事物時往往只需很少的樣本。其應用範圍離「通用人工智能」還有很大距離,不像人類,一個小學生就能學會下棋、繪畫等多種才藝。
真正的挑戰在於,人工智能在充分發展後是否會對整個人類產生威脅?著名科學家霍金就曾提出過這方面的擔憂。如果有朝一日人工智能掌握了各種重要基礎設施和武器系統,稍有不慎就可能讓人類面臨風險。雖然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第一條就是「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但隨着人工智能的急速發展,關於在此領域的倫理問題也愈發引起關注。
關於人工智能,今年還有一大看點。開發AlphaGo的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表示,下一個目標是著名即時戰略遊戲《星際爭霸》。與圍棋對弈中雙方都能看到所有棋子不同,這款遊戲的玩家只能根據有限的視覺信息來猜測對方行動,因此決策更加複雜,對人工智能的挑戰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