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俄土走近 刺殺非「薩拉熱窩事件」

時間:2016-12-21 03:16:26來源:大公網

  圖:土耳其警員19日在安卡拉巡邏 /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德國網站及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使節遇刺往往會引發兩國關係惡化,制裁,以至戰爭。1914年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蘇菲遇刺的「薩拉熱窩事件」,甚至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在俄羅斯大使卡爾洛夫遭土耳其警員槍殺後,不少人將其與「薩拉熱窩事件」相提並論,幸而分析人士駁斥了這種類比。

  歷經數月冰凍期後,俄土關係在安卡拉政變流產後趨於正常化。本次大使遇刺事件無疑是對雙邊關係的一次考驗。然而事件發生後,即便是俄羅斯外交政策領域強硬派的最初反應也顯得相當克制。迄今為止,兩國都在努力控制局面,並指責共同的敵人而非彼此。

  原因在於敘利亞。過去幾個月裏,俄土費盡心思讓兩國在敘利亞一度相互衝突的戰略達成一致。大西洋理事會的土耳其問題專家阿龍.斯坦分析指,兩國似乎達成了一項非正式協議:土耳其放棄支持某些危及俄羅斯在敘利亞利益的反政府武裝組織,俄羅斯則放棄對敘利亞境內庫爾德團體的支持。俄羅斯還允許土耳其部隊及其民兵組織的盟友,佔領之前由庫爾德人和「伊斯蘭國」控制的敘利亞邊境地區。

  迄今為止尚沒有跡象顯示,刺殺事件會惡化俄土關係,分析指,事件反而會鞏固它們的合作關係。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已經把襲擊歸咎於身在美國的土耳其神職人員居倫,後者則否認相關指控,華盛頓料將以缺乏證據為由拒絕引渡他。這導致美國和土耳其之間關係緊張,不過這種緊張關係對埃爾多安有好處,因為美國在土耳其國內不受歡迎。「這件事中最大的輸家將是華盛頓。」斯坦說。「這完全違背直覺,但的確是華盛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