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APEC會場門口有安保人員駐守/中央社
【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美聯社報道: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19日在秘魯首都利馬拉開帷幕。法新社預測,特朗普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而產生的「特朗普效應」、中國的影響力和亞太地區安全,將成為本屆峰會的三大焦點。
一年一度的APEC峰會,主要是討論國際社會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今年,當中的重大話題就落在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身上。新當選的特朗普雖然沒有到會,但他當選帶來震盪和陰霾,已讓他成為這次峰會「房間裏的大象」,讓與會的APEC成員不得不正視他的當選,對美國、亞太地區甚至全球帶來的影響。
特朗普上台之後,可能對美國的經濟政策做出調整,也可能大幅重塑美國與亞洲的經濟關係。普遍認為,首先受到影響的可能就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這將影響全球經濟佔近6成、全球人口佔約4成的亞太地區,預計它將成為本次會議的焦點。
日本要「搶救」TPP
儘管美國總統奧巴馬致力推動TPP,但隨着反對TPP的特朗普上台,白宮態度轉為消極,停止與國會協商,不再尋求在奧巴馬餘下任期內通過TPP。外界因此普遍認為,TPP可能會「胎死腹中」。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秘書長佩德羅薩表示,全世界將期待這場峰會出現「強烈聲明」,駁斥特朗普的反貿易論點。
預計有部分領導人趁着峰會,致力「搶救」這一自由貿易協定,以免其因特朗普上台而破滅。日本媒體報道,受特朗普當選影響,有關TPP把美國排除在外生效的方案近日浮出水面。墨西哥及秘魯支持該方案,但日本對此表示反對。有份TPP推動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死心,希望改由日本來主導TPP,他計劃在本次峰會上四出游說澳洲、馬來西亞等國。安倍也準備在紐約見特朗普時,游說對方不放棄TPP。
中國成區域內主導
隨着TPP的「沒落」,多個APEC成員目前把目光轉向由中國推動、涵蓋APEC經濟體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RCEP涵蓋東盟國家,擁有16個會員,包括印度,但沒有美國。中方準備將APEC會議上力推這兩大協議。
分析指,亞太經濟的前景急劇變化,中國在區內的領導地位愈加重要,美國的亞太政策,將是對下屆特朗普政府的考驗。研究機構「IHS環球透視」亞太首席經濟學家比斯斯瓦認為,由於特朗普拒絕支持TPP,「TPP協議已從跛腳鴨變死鴨」,而「中國逐漸扮演區域領導角色下,亞太地區經濟局勢正迅速變化。特朗普政府關鍵戰略挑戰,將是美國是否加強與亞太的交流,或撤回更為孤立主義的立場。」
比斯斯瓦更稱,特朗普的勝選,「可能大幅重塑美國與亞洲的經濟關係」。秘魯總統庫琴斯基上周五表示,包含中國在內的環太平洋國家可打造新的貿易協議,以取代TPP。
另外,除了瞄準自由貿易,特朗普還曾誓言對移民議題採取行動,並質疑美國的「世界警察」角色。特朗普競選時曾表示,同盟國應支付美國駐軍的開支,曾建議日本和韓國應擁核武自我防衛,引發亞太疑慮。
韓國和日本等盟友擔心,特朗普將削減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經濟和外交部署,國內出現了擔憂美國在亞洲影響力下降的聲音。因此,地區安全也成為APEC峰會的關注點之一。
受上述原因影響,這次秘魯APEC峰會上領導人的表現和活動,可能會透露出今後亞太地區將出現的格局,備受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