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太空格局生變 美國寢食難安

時間:2016-10-24 03:16:05來源:大公網

  圖:國際空間站內的美國和俄羅斯研究人員\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及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報道:中國兩名宇航員17日搭乘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駛向太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評論稱,如果說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太空競賽定義了20世紀後半葉,中國力爭成為太空超級強國的征途似乎將成為21世紀前半葉的標誌性事件。事實上,儘管美國的太空技術仍全球領先,但美國擔心中國及俄羅斯正在迎頭趕上,對美國形成巨大的威脅。美國軍方不斷發出警告,指美國的太空領域變得脆弱,而太空對美國軍事領先顯現至關重要。

  中國在「十三五」綱要中提出發展太空計劃,將完成月球登陸,並將推出首個空間站,而隨着目前由美國領導的國際空間站預計在2024年退役,中國屆時可能成為唯一一個在太空保持長期存在的國家。

  太空格局影響地緣政治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在《中國統治太空的征程》一文中指出,經過多年投資和戰略實施之後,中國正大踏步地走在成為太空超級大國的征途上─甚至有可能成為統治大國。「嫦娥四號」登月任務只是例證之一,反映了中國希望變太空為重要的民用和軍用領域的目標與雄心。現在,衛星可以為中國的飛機、導彈和無人機導航,同時還可以監測農作物產量及外國軍事基地。

  文章稱,可以預見,中國正在崛起的太空實力,將與美國的地緣政治出現摩擦。中國一直為委內瑞拉、白俄羅斯等國家發射衛星;巴基斯坦使用中國的軍事級衛星導航系統,說明中國允許使用太空獲取的情報,以此作為未來締結聯盟的手段。中國的太空計劃也多次出現在美國的安全報告中,使美國的不安感日益增強。

  此外,攻擊型衛星,四處照射的太空或地面激光,以及高性能的強力干擾器,越來越多的新型太空武器正逐漸走出想像而成為現實。2015年,一枚俄羅斯衛星擠入兩枚美國通信衛星之間,利用地球靜止軌道技術,在兩枚美國衛星各距10公里處共同飛行數月之久才離開消失。該飛行器沒有任何警告或解釋,其神秘舉動令人們推測俄羅斯正發展有可能作出攻擊的衛星。按照設想,這樣的衛星能夠在整個太空調遣,靠近目標。

  「安全世界基金會」是致力發展太空安全而又可持續用途的非牟利組織。該組織的華盛頓辦事處主任薩姆森說,美國的衛星對國家安全基建很重要。如果另一個實體可以靠近它們,干預它們的工作,「這很令人不安」。

  美智庫:應加快太空軍事化

  對五角大樓和美國很多專家來說,美國顯然應該加快在太空付出軍事上的努力,防止它的通訊網絡變成武裝部隊的要害。

  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高級研究員科爾比說:「隨着人類和更多國家能夠在太空操作,軍事化將會變成現實。」他又說:「美國應發展有效但可限制的太空攻擊形式,尤其是不會製造太空碎片的非動力形式。」

  但仍有部分美國軍方將領對上述不安與批評不以為然,認為這些批評都有誇大之處,他們認為,不可想像美國在太空沒有領先優勢。美國自從2004年開始就有一個流動干擾站,從地面就能阻截衛星通信。美國已經測試用導彈來摧毀衛星,最近也有4枚衛星可在軌道上調遣,檢查或監察其他太空物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