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娛樂 > 正文

以「戲」論戲《西遊2》\田力

時間:2017-02-09 03:15:59來源:大公網

  早前有朋友投資的電影出了問題,他廣泛地諮詢意見。問題是,電影中一個第二男主角突然辭演,必須立刻邀請另一人選補上。此事當然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了解情況後,知道那角色的設計不突出,在戲中的作用也不大,這亦是演員辭演的主因。筆者的建議是找一位演技派演員幫忙,不要聘用任何偶像派或「小鮮肉」,因為越沒有「戲」做的角色越需要好的演技,觀眾買票時可能考慮偶像派多一點,入場後看的卻是「戲」。那麼說,「戲」是什麼?

  廣東話說去「睇戲」,多指去看電影。「戲」的含義基本有兩個,一是指戲劇,另一是指演技。不好的劇情,我們會說是「不成戲」。演員沒演技就稱為「無戲」。所以,如果劇情已經不濟,聘用差的演員就如落井下石;反之,如是劇力萬鈞,好的演員就更相得益彰。

  賀歲片之一的《西遊伏妖篇》(簡稱《西遊2》)開畫是二億多人民幣票房,氣勢如虹。一周後,在內地市場每天的票房就屈居於成龍的《功夫瑜伽》之下,香港更是排名第四。口碑不好,是「戲」出了問題。

  《西遊2》以唐僧和孫悟空的矛盾支撐整部電影,沒有太多的人性光輝,佛性更蕩然無存。反觀上一集《西遊降魔篇》,雖然不是絕佳作品,但唐三藏至少有所堅持,故事情理不至殘缺,縱然特技未夠成熟,可觀性卻勝續集。去年賀歲冠軍的《美人魚》故事簡單,但起承轉合清楚,也有「環保」主題,所以廣受歡迎。在故事和戲劇方面,《西遊2》明顯遜色於周星馳前兩齣作品。

  電影口碑來自觀後感,觀後感就是看完電影「離場」的感覺。所以電影的高潮往往在最後部分,當孫悟空把唐僧吞下肚中的畫面,的確震撼,但當他向九宮真人(姚晨飾)說是欺騙她的假象,其實觀眾也有被騙的感覺。因為整部電影中,作者沒有令觀眾認同孫悟空和唐僧這兩個角色,二人的行徑亦沒跡可尋(癲癲喪喪的),劇情也是自話自說,以至「離場」感不佳。

  首集的文章和黃渤,可謂珠玉在前,今集的演員的「戲」支撐不了大局,在兩個「戲」的意義下,《西遊2》都不及前作,為什麼?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