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梁寬(右)與秘書情人的年齡差距大
曾幾何時,電台廣播是一個說故事的重要平台。廣播劇被改編為小說,進而搬上銀幕,成為重要的IP(知識產權)源頭。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以至日本的電影都不乏這樣的例子。而近三十年來,這種由廣播輻射到文字與電影的創作方向,最著名的例子,當數《小男人周記》系列。事隔二十多年,鄭丹瑞重拾《小男人周記》這個IP,拍成了《小男人周記3之吾家有喜》,講述一個小男人變成大男人的故事。\行光
《小男人周記》本來是電台節目中一個環節的故事,成為了鄭丹瑞的代表作,它也是幕後創作者陳慶嘉上位的踏腳石。
在《小男人周記3之吾家有喜》一片中,我們知道故事的主人翁梁寬如今五十二歲,自稱他前半生經歷了三個巨浪:當阿Ann令他由男仔變成男人的那天;幾年後他娶了阿Ann,自此變成老婆奴的那天;阿Ann認為他沒出息,帶走八歲的女兒,母女從此人間蒸發的那天。
從此,梁寬化悲傷為力量,由一個我見猶憐的小男人,蛻變成為一個人見人怕的大男人。今天,他已經是上市公司的主席,學嘵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去賺錢,只須把尊嚴留在家中,就可以飛黃騰達。只是,前妻阿Ann已經看不到他的「長進」,而不見十多年的女兒喜喜回歸,對梁寬來說是人生另一個巨浪……
父女關係 笑料泉源
同樣是都市喜劇,《小男人周記》第三集和之前兩集的方向頗有不同。頭兩集的《小男人周記》某程度上是辦公室處境加愛情的輕喜劇,故事的喜劇感主要來自男女關係的患得患失,以至職場的微妙平衡。最新的第三集,男女關係則近乎赤裸裸的性,梁寬如何與他的秘書情人搭上,並不重要。戲一開始,兩人已是關係相當穩定的伴侶,當中最多的笑料來自兩人的年齡差距。
電影的焦點其實在於梁寬面對青春無敵的女兒時,手足無措,走的是父女關係喜劇的套路。作為父親,他為她的感情關係、性取向等擔憂,這些笑料直來直往,甚至有點兒粗鄙,和頭兩集的中產路線大異其趣。
至於小男人的另一個重要線索——職場,《小男人周記3》中的處境,更是迥然不同。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梁寬是廣告公司的中層,過的是一種中產生活,和觀眾的距離不遠,那些辦公室角力以至戀情,很容易讓人代入。而二○一七年的梁寬,則是無良地產商的「擦鞋仔」,幫他們處理由情婦分手費到打擊小商販在內的各種不見得光的事,一個人住在半山的獨立屋。
今昔梁寬 判若兩人
當然,電影一開始已經告訴我們,梁寬現在是大男人,但老老實實,這樣一個頗為離地的角色,叫觀眾如何代入?所以,這一集的《小男人周記》已經變成了電視台肥皂劇式的虛浮笑談。
其實認真一算,《小男人周記3之吾家有喜》中的梁寬,與上兩集裏的他,恐怕是兩個人,三十年前的梁寬一出場已經是三十歲,如今三十年過去,他只有五十二歲,幾乎可以當是平行時空的不同創作了。當然,電影的時空或多或少可以壓縮或延伸,我們姑且當兩個梁寬是同一個角色,那現在這個梁寬的說話多少有點不盡不實。觀眾在頭兩集電影中見到的他,是會親手炒掉自己朋友以求存,也不是什麼自尊心很強的人,否則就不叫「小男人」。今天的「成功人士」梁寬口中年輕的自己,其實正如原著中他說過的一句話:「我係創作人,創作有時會超現實。」至於是否如他所講「值得原諒!」則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