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熊海與其大尺幅作品《捷克印象》(二00九年)/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報道:「境由心造:熊海的藝術」水墨畫展正於一新美術館舉行,展出這位香港畫家的山水主題作品合共六十四組,作品創作年份由一九八七年至二○一六年,展現他不同創作時期的特點,體會熊海如何融合傳統水墨技法進行的創作。今次展覽是一新美術館首次舉辦單一藝術家的個展,又是熊海至今最大規模的個人作品展,展期至八月二十七日。
熊海自幼學畫、定居香港後師從楊善深。他自言「學習傳統是為了創新,在古法的基礎上加以變化。」創作的過程經歷了「現代水墨、青綠山水、工筆、白描、半抽象水墨山水、塑膠彩等階段。」今次展覽全面介紹了他的藝術風格。
熊海寫香港、寫峻嶺、寫雲海、寫浪濤,還寫了許多外國的城市風光。他說幾乎每年都會去華山寫生,那裏的景色帶給他觸動。其二0一五年及二0一六年創作的《華山圖》,分別以硃砂和墨色白描。一新美術館總監楊春棠頗有心思地把兩幅作品如春聯般並排展示在門廊兩側,讓觀眾可同時感受熊海筆下不同風格的華山的俊朗和秀美。
《捷克印象》層次分明
熊海曾到過捷克,那裏保留的古老建築群,與香港的摩天大樓建築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進而創作《捷克印象》,透過暈染的技巧展示景物遠近,層次分明,帶出了景物的凹凸和透視感覺。據熊海介紹,這是展館內尺幅最大的作品,同時這幅作品的特別之處還在於是懸掛在牆上創作的。
而這次展覽中的《浪韻》是熊海二十九年前所作,躍於紙上的浪花是熊海頗費心思和創意,在創作時加入了明礬,展現了生動的浪花韻味。
楊春棠說:「熊海如文人畫家一樣,一方面專注山水題材,另一方面則側重水墨技巧。他的山水作品主要分兩類:以白描手法畫寫實山水,及以水墨暈染畫寫意境物。然而,熊海在傳統上另有創新,他經過多年來的研習和遊歷,能夠自創山水,將眼中所見配合心中所想,去畫出一幅幅宜人的大自然景象,難能可貴。」
壓克力彩畫東方情愫
除了運用傳統水墨寫現代風景,他還利用壓克力彩糅合中西技巧,去繪畫東方情愫,這是熊海的全新嘗試。
熊海將於八月六日下午三時於一新博物館親自主持導賞,觀眾需提前報名。
一新美術館位於九龍觀塘海濱道165號SML大廈四樓,逢周日、周一休館。更多詳情可電二六九○六七九○,或瀏覽網站:www.sunmuseum.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