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站在水邊,圓圓的石頭也在水邊,陽光把人的影子投射石頭上,以手機拍下石頭上的長影。石頭雖不言語,佇在水邊的石頭格外柔潤,充滿靈氣。圓石頭邊有棵樹,不大,樹形普通,他們說是桂花樹,我的驚喜摻雜失望,若早點來遇到桂花季節,可喝茶聞香多好呀。掉在石頭上變長的人影上邊是桂花樹葉的細碎投影,桂花樹邊是茶室的台階。一起前來的學者作家都上去了,僅我一人朝相反方向走。
大小不一石塊鋪就的石子路旁是草地,古人稱為藪,草地邊上一條河,河中浮着一片巨大的平面石塊,上邊排着亦是石頭切割,形狀不太規則的桌椅,河水把水上茶坊的倒影現在眾人眼前。曾經來過的他們說來喝茶,看起來似有事商量,惟我閒人一個。
深青淺綠的起伏山巒和蔚藍的天空色系相似,大自然卻把它們分成不一樣的層次,分明清楚的藍和青,映在河裏亦然,那不停晃動的河水,教藍和青又多生一層交融出來的藍綠色。高高低低的房子隱藏樹後邊,靜謐幽幽似尚未住人。河對岸姹紫嫣紅的花兒錯落有致散開在濃淡交疊的青翠樹葉裏,五彩繽紛的璀璨野花比不上水上浮萍的翠綠漂亮。臨水另一邊的青竹子長得高瘦清,因生水邊,多一分水伶伶的靈秀。影子落到水裏,層迭交織出一重又一疊綠意,竹葉因風吹拂晃動不已。冬天下午的風稍涼,晃蕩的是水的流動,我蹲下伸手從河水裏漂出水花來,冷冷的水漂出來的花具有冷艷之美。帶不走風的吹拂和水的流動,唯有以手機拍攝,幻想這美景跟隨我回家。
小心翼翼跨步,擔心把腳下石頭縫間那些類似雛菊的黃心小白花踩壞。上台階先見茶室後邊山坡旁種了一排竹子,陽光叫竹葉散發金色光芒,然後又穿過葉子縫隙透到水泥地上成為一幅類剪影的水墨畫,待要走進茶室時發現這傍水建築物分隔成數間廂房,並有圍欄,半邊建在水上的茶室和辦公室,粗繩子圍欄是安全措施。
一進室內便聞到清清茶香味,泡茶的羅老師招呼說來喝茶,是大紅袍。宋代就是皇家貢品的武夷岩茶大紅袍,葉片紅綠相間,有「綠葉紅鑲邊」之譽,似蘭花的清香,人讚「香高岩韻顯」,又有人說大紅袍有桂花味,亦有人說香氣特別馥郁。羅老師說已沖第三泡。一懂茶學者說:「正是最好的味道。」羅老師倒茶,清澈茶湯呈褐黃色,愛飲熱茶的人趁熱啜一口,微苦,再啜,順喉,最後一口渴下,回甘。微微的炭火味和純粹自然的茶葉乾香是愛大紅袍的因由。
手捧大紅袍,穿過茶室的大片玻璃望去,幾隻麻雀佇在平面大石塊上,一隻喜鵲在石塊角落處觀望,水邊草地的白面水雞才是誘我又再出去的主角。一群四處可見,最能象徵平常生活的麻雀彷彿在開會,吱吱喳喳不知是誰在當家做主?鳴聲異常響亮卻極為單調的喜鵲,乃華人最喜愛的吉祥鳥。中國畫家愛畫此鳥以喻吉兆。兩隻喜鵲面對面叫「喜相逢」,喜鵲畫在梅花枝頭便是「喜上眉梢」,雙喜鵲加一枚古錢,便成「喜在眼前」。學水墨畫學到喜鵲時,老師特別為我們誦讀一首藏頭詩:「喜迎春風暖融融,鵲鳴吱吱笑稚童。鬧聲喧語賞花去,梅蕊幽香蜂蝶湧。」是「喜鵲鬧梅」呢!可是,吸引我的白面水雞,在中國的學名卻是白胸苦惡鳥,這名字沒法引人好感,極少畫家願意在筆下描繪。牠喜歡棲息在蘆葦或雜草的沼澤地,或有水的草叢竹叢稻田中。牠走動的姿態,頭頸前後伸縮,短小的尾巴上下擺動,畏畏縮縮的不好看。牠的叫聲清晰嘹亮「苦惡、苦惡」,非常單調,難以討人歡喜。民間傳說這鳥是一個被惡家姑虐待而死的媳婦所化,是怨鳥。蘇東坡、陸放翁都有「詠姑惡詩」。范成大曾寫過詩序:「姑惡,水禽,以其聲得名。世傳姑虐其婦,婦死所化。」不討喜的姑惡水雞因罕見,叫我一見便復走出茶室回水邊看牠。有鳥因其名而得人愛,有鳥又因其名而討人嫌,足見世人都容易被浮於表層的功夫迷惑。這都不足掛礙,我有個朋友,和他提白面水雞,他竟說很滋補,可燉湯,叫人不得不折服他的貪吃,也原諒被人當食療的白面水雞警覺性特強。那日過後,不再請他喝茶。
麻雀還在開會,喜鵲亦尚在觀察狀態,水雞卻突然發現有人看牠,驚驚惶惶飛走。返回茶室,羅老師換了金駿眉,特別介紹這茶可泡上十多次且餘味猶存,乃紅茶中的極品。
金色的茶湯散發着淡而甜的花香、蜜香和果香,是茶中的難忘味道。那年受邀到泉州師院演講,過後學生紛紛湧來不讓回,一再要求合影,其中一個即將畢業的張姓學生,自告奮勇晚上帶客人去聽南音。府文廟夫子泉茶館的南音表演,已成泉州夜晚的一道風景,來的不只本地居民,還有遊客。難怪有詩「南音生南國,曲曲寄深情;海外尋故舊,泉城有知音」。趙樸初先生於一九八二年到泉州參加元宵南音大會唱時,也深情地寫下「管弦和雅聽南音,唐宋淵源大可尋。不意友聲來海外,喜逢佳節又逢親。」二○○九年十月一日,「南音.泉州弦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生在海外的閩南人聽不懂歌詞,但那曼妙纏綿的旋律卻叫人陶醉。張同學喚來鐵觀音,旅遊在外擔心難以入眠,只飲一杯便喊停。後來知我每日無茶不歡,結束觀賞南音表演後,張同學帶到他家茶店去品嘗新來的紅茶。
紅茶不影響睡眠。張同學頻頻勸飲。喝了琥珀色的茶湯,我說從沒喝過味道如此醇厚且有桂圓香氣的茶,很喜歡。這是新品種,張同學說,剛上市不久的紅茶。沒有想到的是讚賞過後即刻感受到親切的閩南人熱情的待客之道。隔日張同學親自把茶送到我晚餐的地點。拒絕無效,拎一大盒茶上飛機,回家才曉得茶名金駿眉。這名字便鐫刻心中,不僅是茶的味道,而是茶中的友誼。從此以後,聽見看見喝着金駿眉,特別想念泉州和泉州的張同學。
時間像河水,從未停止流動,從泉州走到漳州長泰龍人古琴文化村的水邊茶室,愛茶的人不曾停止渴茶,四處開會旅遊,在不同國家喝不同品種味道不一樣的茶,歲月充滿茶香味。積存在記憶中的好茶,往往不純粹是茶之味,溫馨美好的人情讓茶添加了記憶的甜美和重量。古琴村村長帶來福鼎白茶的葉先生,羅老師為我們沖泡離開古琴村之前的一道茶,正是福鼎白茶。
紅綠黑茶都喝過,白茶比較少聽說。相對之前的那些紅茶,這杯福鼎白茶味道清淡,作為第一杯或是最後沖泡的茶最為理想。第一杯是口中無茶時,它作為起杯之用,讓人隱隱感覺到茶味,然後再品嘗其他重口味茶。當喝過其他有香氣或味道濃厚的茶之後,最後來一杯清淡白茶,正好洗去口中的馥郁和濃郁,讓口又回到未喝茶前「空無」。這樣一來,雖然喝過茶了,卻是來時空空,去時也空空。
清淡才是真味。白茶性清涼,有消暑降火效果,相比其他茶類,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黃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於其他茶類,這就可以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又可抗氧化、抗輻射、抗腫瘤等。村長陪我們喝茶,一邊與我們說白茶之好。說完叫人拿來白茶,一人贈送一袋。
熱情的中國人有個習俗,就是請客時,客人說好,主人立馬到廚房叫被讚好的菜再來一盤。中國人請客人喝茶亦如是,你讚好,就一直沖泡讓你的好暫不離開,不離開到什麼程度呢?把茶送你,讓你回家後,繼續有好茶喝,繼續想念主人的好。中國茶因此也和中國人一樣,總給我一種「與君初相識,似是故人來」的感覺。一如這水邊茶室,雖第一次來,不知為何,有種曾經來過的熟悉感覺。
我站在水邊,跟圓潤的石頭說再見,下午四點多,石頭上的影子變得更長了,石頭不言語,邊上的桂花樹,葉子被風吹得颯颯響,是在與我道別麼?明年桂花開的時候,我一定再來,來喝有桂花味道的中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