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九六一年四月三日晚,周總理(前排左二)與日本選手合影留念。前排左三為松崎君代
如果用「石破天驚」形容中美乒乓外交,那麼,中日兩國人民通過乒乓外交,結下深厚友誼過程,就是「細水長流」。從後藤鉀二到木村興治,從松崎君代到福原愛,這股友情的涓涓「暖流」,流淌至今已有六十餘載。
茅台酒作禮物
松崎君代,是世界乒壇紅極一時的球星。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她參加三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榮獲七項世界冠軍,也是亞洲乒壇首位女子全滿貫選手。
二○一七年九月,松崎君代應邀訪華,出席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五周年紀念活動。六日上午,在北京舉行講演會上,我見到了她:身材嬌小,性情平和,文雅中透出一股活潑勁兒。
松崎君代以樸素語言追憶周總理,使我深受感動。一九六一年三月,第二十六屆世乒賽在北京舉行。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國際體育大賽。松崎君代作為日本隊選手,第一次來到中國。
開幕式前一天晚上,歡迎宴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進入宴會廳之前,各國官員與選手們在休息廳等候。突然間,入口處靜了下來,鎂光燈閃爍,周總理出現了,紅潤臉龐,神采奕奕,那風采使人不自覺地為之吸引。
周總理與數百人一一握手,向日本隊這邊走來。「晚上好!」周總理以與日本人毫無二致的發音,用日語大聲問候。「我的發音還可以嗎?」這次說的是漢語。日本記者們稱讚:「總理日語真棒啊。」「哪裏哪裏,通通忘掉了。」他和藹地與日本選手們交談,耽擱時間最久。
松崎君代正在驚嘆之中,及至握手時,總理直視她的眼睛,緊緊握手的感覺,真令她感動。大會期間,日本隊受到熱情友好接待,然而在賽場卻很孤立。
比賽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觀眾幾乎不為日本選手鼓掌。中國人對過去侵略者日本的怨恨還未消逝,大多數人即使聽到日本人這三個字,也會心生反感。松崎君代雖然年輕,也不難理解。
在這種氣氛中,自有一股無形壓力。但松崎君代認為,不管與哪一方對陣,都要保持冷靜,集中精力才行。
中國隊與兩年前相比進步顯著。這次比賽,對雄踞乒壇寶座的日本構成極大威脅。七個比賽專案中,中國隊取得男子團體、男子單打、女子單打三個主要專案冠軍;日本隊取得女子團體、男子雙打、混合雙打三個專案第一名。
松崎君代在第二十五屆世乒賽上嶄露頭角,奪得女子單打冠軍。第二十六屆北京世乒賽,也把她列為種子選手。由於狀態調整不力,在半決賽時,就淘汰了。當時,她與匈牙利選手高基安對壘,本應以三比零勝出,結果以一比三敗下陣來。
比賽開始時,松崎君代佔據優勢,但每當對方得分,場上掌聲雷動,歡呼聲震耳;當松崎君代得分時,聽到的卻是一萬五千名觀眾的嘆息聲,簡直震懾人心。
松崎君代起初感到壓抑與心虛,但她逐漸習慣下來,心想:這也沒什麼了不起。於是,她竭盡全力投入比賽,不去介意周圍的聲音,隨着體力消耗,形勢逆轉:要輸了!當她意識到這一結局,也感覺到場上氣氛發生了變化。
松崎君代拚盡力量打完比賽。臨近尾聲時,出於對日本選手失誤的惋惜,觀眾給予松崎君代親切聲援。比賽結束後,她面帶微笑,跑過去與高基安握手,很多中國觀眾為她鼓掌。她不禁感到:中國人生硬態度有了轉變。
赴上海前一天晚上,周恩來總理在北京飯店為日本隊舉行歡送宴會。松崎君代被安排坐在他身邊。
當時,中國連續三年遭受自然災害,國內糧食供應嚴重不足。松崎君代瞥見,周總理中山裝裏面的襯衣袖口,都破損了。她意識到:啊,周總理也與普通群眾一樣,共渡難關。她心中不免產生了一種親近感。
周總理放下筷子,起身道:「請邊吃邊聽吧。」隨後,他發表長達四十分鐘講話,特別稱讚:「松崎小姐打半決賽時,我不巧去了外地,我是在電視裏看的。給中國人民留下很深印象啊。你雖然失敗了,實際卻得了第一。中國運動員也要學習你,即使失敗也要堅持到最後,即使失敗也面帶微笑的精神。」
他又說道:「中日兩國人民之間,有兩千年友好歷史,像富士山一樣高;我也堅信,從今以後,中日友誼更像長江一樣源遠流長。」日本選手們被他的話所吸引,早已忘記用餐。
宴會結束時,周總理問松崎君代:「您父親喝酒嗎?」「很喜歡喝,每天晚上都要喝兩杯。」「我那裏有茅台酒,就送給他吧。還是解放前的呢,現在已不多見。」午夜時分,回到下榻的新僑飯店,總理秘書已在大堂等候。收到這瓶紮着紅緞帶的茅台酒,松崎君代興奮得難以入眠。
感受慈父溫暖
以二十六屆世乒賽為契機,中日雙方商定進行乒乓球交流。第二年夏天,首屆中日乒乓球友誼賽舉行。松崎君代作為選手,第二次訪華。很快,代表隊全體人員見到了周總理。
身為一國領導人,要會見許多外賓,一定不會記得每個乒乓球運動員吧。松崎君代沉浸在再次見到周總理的幸福之中,但心裏不免這樣想。這時,周總理問她:「您雙親都很健康吧。」松崎君代慌亂地回答:「上次,雙親拜領了您的茅台酒,非常感謝,並說味道醇香,很好喝呢。」
周總理聽了笑道:「那麼,再送幾瓶給他們吧。」松崎君代心想,周總理對我的雙親一無所知,竟這樣關心他們的健康,這是多麼令人高興,多麼令人感動啊。
松崎君代聽說,周總理曾評價她堅忍不拔精神,是不是有農民血統啊。一點不差,雙親出生於山區農民家庭,幼年生活相當艱苦。她從不曾對自己做過分析,一經點撥,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周總理對雙親懷有關切之情呢。
一九六三年四月,第二十七屆布拉格世乒賽上,松崎君代奪得女子單打冠軍,還與隊友奪得女子團體、女子雙打冠軍,實現了大滿貫。
比賽結束後,中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館邀請日本隊與中國選手們一起品嘗中國風味。席間,宣讀周總理祝賀電報。松崎君代常聽中國同行說,周總理很喜歡乒乓球。這次竟對外國隊表示親切關懷。她不禁慶幸:自己選擇打乒乓,這條路算是走對了。
此次賽後,松崎君代退役。她本已做好精神準備,既然掛拍,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去中國。幸賴中國體育界熱心斡旋,更大程度承蒙周總理厚愛。與中國的緣分,反而越來越深。
一九六四年十月,國際乒乓球友誼賽在北京舉行,松崎君代以日本隊編外隊員受到邀請。一天,周總理請松崎君代與日本乒協負責人長谷川喜代太郎、日本乒壇名將荻村伊智朗一起,到中南海家中午餐。同席的,還有西園寺公一夫婦、中國乒協主席陳先等。
就餐前,周總理送給松崎君代一份紅色飾帶禮品,說:「你的婚期快到了吧。」那是一塊粉紅絲織品。
松崎君代感動得竟無言以對。「今天請品嘗我老家風味,請多吃點。」周總理不停地為她夾菜。松崎君代卻像從來不曾用過筷子似的,呆呆地望着周總理,只是一個勁兒地點頭微笑,成串眼淚奪眶而出。
席間,不知誰問道:「聽說你們夫婦沒有孩子,是不是有點孤單哪。」「不,全中國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一點也不孤單。革命接班人不斷湧現出來。」
松崎君代評價說,真心實意地說出如此豁達的話,除周總理外能有幾人?年輕時投身革命,置生死於度外,把一切獻給中國人民的事業。只有這樣的人,才具有那種真實。
此次訪問後,中國進入「文革」,來往也就中斷了。不過,松崎君代從好多人那裏聽說:「周總理打聽您的情況,我答不出,很為難。」一九六六年,松崎君代結婚時,託人給周總理捎去結婚照片。
一九七二年八月,亞洲乒聯第一屆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次大會,結束中國不能在亞洲正式參賽的不正常狀態,因而是一次劃時代大會。
這屆大會邀請十名日本退役老選手,組成元老代表隊參加。周總理走過來了,見到松崎君代瞬間,張開雙臂,情不自禁地叫道:「哎呀,老朋友!」
松崎君代先用漢語問候:「您好!」又說:「總理這麼健康,太令人高興啦。」「哪裏,上年紀嘍,有小孩了吧?」「和總理一樣,我也沒有。我是跟您學的。」剛說完,便意識到:糟糕!周總理那麼親切地問候,自己不覺說走了嘴。然而,周總理卻大笑起來。
八年不見,周總理頭髮白了好多,略顯瘦削的雙頰爬上皺紋。松崎君代回憶說,周總理對自己沒有孩子處之坦然,卻反過來關心我。這使我有機會接受中國具有國際水準的醫生診療,但最終還是沒有孩子。
茅台酒回故鄉
次年,一九七三年夏季,亞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請賽在北京舉行,日本元老代表隊再次受邀參加。作為成員之一,松崎君代與丈夫栗本隆朗也接到邀請,先後到延安、西安、蘇州、南京、上海等地訪問。
栗本隆朗任職日本新聞界,第一次來到中國。最初據說為找中國短處,頗下了一番功夫。此次,他走訪各地,不覺反被中國的魅力所傾倒:人民安貧樂道,齊心協力建設國家;生氣勃勃、樂觀向上,對前途充滿信心,這是勝於一切的證據。
在北京舉行中日退役老選手友誼賽,周總理始終觀看。觀賽中,他常因秘書附耳,起身離座,那敏捷動作,一點也不像七十五歲的人;出去片刻,又低頭彎腰,輕手輕腳地回到座位。時至深夜,他仍用一個小時,與中日兩國老球友暢談乒乓球交流,記憶準確,順序不亂,如數家珍,使在場的人無不驚嘆。
周總理高度評價,日本乒協對中日友好發揮的作用,以及日本老選手對促進中日邦交正常化所做貢獻。他盡述日本乒壇友人在中日關係緊張時期,不懼風險來中國參賽,又幾次三番囑咐松崎君代:「今後也請常來中國。我常對日本友人說,請不要讓松崎小姐脫離中日友好之輪。」
松崎君代說,這是與周總理交往以來,他給予我的最高讚譽。一九七六年一月九日清晨,她從電話裏得知「周恩來總理患癌症逝世」噩耗,拿着話筒的手,不禁哆嗦起來。距一年前,她第六次訪華,不過半年。
當時,陳錫聯副總理接見她,詳告周總理口信:「收到了你問候我的信。」「非常感謝!」「這次請多住些時候,好好看看自己的病。」「在你丈夫到來之前,不要太孤單了,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
松崎君代明白,癌症晚期非常痛苦,常使旁觀者不忍卒睹。半年前,周總理一定忍受病痛煎熬。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對我關懷備至,我卻毫不知情。想不到,周總理竟去世得這麼快,我實在不願去想。
悲從中來,難以自禁。她一邊流淚,一邊打電話給家住東京的乒壇好友。大約剛過七時,中國大使館門前,已有不少人頂着寒風,排隊等候悼念。站在隊伍最前面的,正是松崎君代、木村興治、三木圭一、高橋浩、關正子、山中教子、深津尚子等日本乒乓球國手。
松崎君代說,日本任何一位大人物去世,我都不可能如此動情傷心。緬懷曾經那麼理解日本,那麼愛護我的總理,就更要為促進日中友誼努力。此後,她作為民間友好使者,往來日中兩國之間。
五十年來,松崎家把周總理贈送的茅台酒,視為傳家之寶。松崎父親與朋友交杯換盞,僅喝三分之一,封存留作紀念。日久天長,瓶中酒液光可見底。
這瓶酒從香川高瀨鎮,搬到東京惠比壽新居。逢年過節,松崎君代總會取出這瓶酒,把瓶身擦了又擦,重新用棉紙、棉布與防水油紙,一層層包裹起來。她笑對友人說,我把它當作孩子一樣呵護,不是兒女勝似兒女,總有許多牽掛。
二○一一年三月,日本發生大地震。松崎君代意識到,自己年事已高,應該給這瓶茅台酒尋找一個好歸宿,讓周總理播下的中日友好種子世代相傳。
這年四月二十日,由好友邱鍾惠陪同,松崎君代從日本趕到貴州茅台酒廠。捐贈儀式上,她眼含淚花,動情地說:「這瓶珍貴的茅台酒,帶着我們全家人對周總理的敬仰,終於回歸故鄉!」
百年茅台,斑駁的瓶身泛着凝重光澤,靜靜地躺在貴州茅台酒博物館。它彷彿在訴說,松崎君代如生命般珍視周總理友情;又似乎在低吟,中日兩國人民友誼,是多麼來之不易啊!
(部分圖片由松崎君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