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廖大媽過洋/姚 船

時間:2017-08-06 03:15:47來源:大公網

  微微睜開仍有點困倦的眼睛,廖大媽感到從窗外透進來的陽光,已把寢室照得亮白。時候不早,該起身了。十幾個小時飛機,飄洋過海,來到一個遙遠地方。這是加拿大女兒的家。

  也許聽到樓上動靜,女兒在下面大聲說,「媽,早餐已給你準備好。我先送小婉上學,一會就回來。」外孫女小婉也喊道,「婆婆,Good Morning!」大媽臉上浮上一絲笑意,忙回應,「出門小心!」

  下到餐廳,見餐盤裏放着一杯牛奶,兩片麵包,一小碟核桃仁,還有蘋果、香蕉和紅莓果醬,全西式的。也好,拍張照片傳給國內朋友圈姐妹們看看。她拿出手機,熟練地按下,還不忘擺個笑臉自拍。立即發出去。

  大媽這次過洋,目的是幫照顧外孫女。小婉剛上小學,本來每天由爸爸接送,但他突然被公司外派到美國公幹一年。大媽原打算等老伴明年退休後,一起來加拿大走一走,無奈只好提早隻身前來。

  臨行前,老伴再三囑咐,「異國他鄉,你又不懂英文,自己一個人少出門。」她大大咧咧道,幾十歲人,還怕走失回不了家⁈

  真被老伴說中。抵埗後第三天,女兒上班,她獨自帶外孫女上學。外孫女走走跳跳,她在後面跟着。走到街尾,向右一轉,就看到學校。心想,太容易了。學校門口過街的斑馬線上,有兩個帶標誌的輔警在舉牌吹哨,示意車輛停下。秩序井然,一片寧靜。大媽特意叫外孫女在校牌前停下留影。兩人自拍,背景有學校的英文名字。

  她一邊往回走一邊發微信。先發給老公,再發朋友圈,還附言:我在加拿大帶外孫女上學挍!這下可熱鬧,手機叮噹響,那些一起跳廣場舞的朋友,馬上回覆點讚。大媽高興得臉頰熱呼呼的,忙着刷屏。走着走着,抬頭一看,不對,怎麼眼前是條大馬路?

  握着手機的手不由自主顫抖了一下。她忙往回走。糟糕,這住宅區跟國內完全不一樣,都是一幢幢兩層房子,款式差不多,門牌也不標街名。小街像蜘蛛網,彎彎曲曲,連過幾個街口,仍未見學校蹤影,這也許是唯一能讓她記起回家路線的地標。

  一種失落徬徨的感覺襲上心頭,她有點孤單無助。異國他鄉突然間變得沒有她想像的那樣迷人,連周遭清新的空氣也變得格外沉重起來。

  打電話給女兒?說自己迷了路,太丟人。再說,也不知要等多久。她想起手機上有女兒家的地址和房子圖片,忙打開看,對照十字路口燈柱上的路牌,也沒對上。心裏更焦急。剛才還看到幾個帶孩子的華人家長,找個路人問一問。但舉目四望,除了來往汽車,不見人影。心裏嘀咕,連個衰鬼都冇!

  好不容易看到有人迎面而來,一身運動裝,急步走,像是在晨練。走近一看,是個約六十歲左右的西人婦女,身板挺硬朗。該如何打招呼?說「您好」,「請問」,人家聽得懂嗎?正猶豫着,那人已擦身而過。她真有點懊惱,回頭留戀一眼。說也巧,那人也停住腳步掉頭一望。大媽不知哪來的勇氣,突然喊出一聲「哈囉」。

  西婦馬上走過來,嘰哩咕嚕說什麼,她完全聽不懂。但善意的笑臉讓她放心。馬上打開手機,展示上面的地址和圖片。西婦爽朗地哈哈大笑,示意她跟着走。真是的,只拐一個彎,再走兩個街口,很快就到自家門前。大媽合掌連聲道謝。

  坐在梳化,大媽仍心有餘悸。怎麼自己一出國門就笨了,成了劉姥姥進大觀園。幸好這事沒人知道,要不,臉往哪擱!下午接外孫女放學,傍晚女兒回家,她隻字不提。女兒笑着問她,「今天來回都順利吧?」她「嗯」了一聲,裝作若無其事,「一直一橫幾十步路,閉着眼都識路。」「是嗎?」女兒弔詭瞥了她一眼,「好在你懂得說一句哈囉……」「你知道了?」「幸虧你碰到茱莉。她帶你回家後,打電話給我。」

  大媽尷尬地笑了笑,話鋒一轉,問,「她就是你常在電話中提起的好鄰居?」女兒點點頭,「她兒子結婚後搬出去。現在一個人住一幢房子。茱莉和我們家小婉可好呢,烤了餅乾、小蛋糕,都會拿過來給嘗一嘗。我們做的餃子她最愛吃。」

  大媽聽了,既高興又惋惜,「俗話說,金鄰居,銀親戚。好鄰居難得呀。可我和她語言不通,雞同鴨講,誰懂誰?」女兒寬慰她,「有我和小婉呢。」

  本來安排星期六晚上請茱莉過來吃飯,大家正式認識一下,誰知隔天接小婉放學回家,大媽興起,在後園教外孫女跳廣場舞。錄音機裏《小蘋果》音樂剛響起,那邊茱莉就打開玻璃門走出來。

  茱莉先和小婉親熱地用英文打招呼。大媽只有聽的份兒。小婉告訴婆婆,茱莉問她名字,沒等大媽回應,即刻回身告訴茱莉,「她叫婆婆。」茱莉聽了,馬上叫一聲「波波(婆婆)!」伸開雙臂,貼身輕輕扶住她的肩膀說,「Nice to see you!」大媽從沒和外國人擁抱過,感到有點不知所措,但身上湧動一股暖流。

  小婉成了兩人交流的橋樑。大媽打開手機,展示她在國內與一幫朋友大跳廣場舞的視頻。那刺激的音樂節奏,動感的舞蹈動作,看得茱莉入迷,跟着手舞足蹈。一番「交流」,兩人馬上約好,以後每天早上送小婉上學後,一起在小區和附近公園散步鍛煉;下午接小婉回家,大家一起跳廣場舞。

  廖大媽感到一陣輕鬆愉悅,想不到這廣場舞,悄悄融化了她與這位藍眼睛、白皮膚鄰居之間的隔閡。英語,也許不再是令她氣餒不可逾越的障礙。她招呼茱莉合影。看,西斜的陽光照在兩張不同膚色的臉上,東西方兩位大媽頭靠頭笑得多燦爛!又一張開心的照片傳回大洋彼岸……

  ‧姚船,加拿大華文作家,曾任多倫多華人作家協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