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不怎麼愛吃麵食,她的母親說她小學放學回家,必定要把飯說上個三遍,飯,飯,飯。小時候的她,只吃米飯,不吃一口麵條的。
她的母親愛吃麵,最愛篤爛麵,跟她的外婆一樣。可是煮得糊爛的麵,怎麼會好吃?她的母親總是另外給她做炒菜米飯,再做篤爛麵,只有母親一個人吃。
早飯有時候是泡飯和韮菜餅,用的麵粉,她也不吃。她的母親就用了米粉,葱花和鹽,煎成餅,她吃。米粉餅,肯定是她母親的原創。那些米粉原不是用來煎餅的,她的母親用米粉來做元宵,自己洗的赤豆做餡,自己釀的甜酒釀,母親親手做的酒釀元宵,也是獨一無二的。
煎得兩面金黃,專屬她的,一塊米粉餅。也只有母親,會為了最愛的女兒,專門煎一塊餅。可是被父母當做公主寵愛的年華,也不過短短的幾年吧。
公主長大,結了婚,生了小孩,丈夫和孩子放在了最前面,再也沒有給自己做過一塊米粉餅。多簡單的餅,水磨糯米粉,少少鹽,加水調成糊,平底鍋裏煎。
寧願站着,把一粒一粒圓糯米塞入藕節,做一道糯米糖藕。圓糯米先要浸過一夜,藕節要選最圓最直的,切去一邊,一個孔一個孔一粒一粒地塞入糯米,要塞好久啊!有時候會覺得怎麼塞都塞不到它滿。直到塞到實在塞不進去一粒米了,放入蒸鍋蒸熟,再加水煮,綿白糖,紅糖和冰糖,直到糖水變得黏稠,糯米藕變了紅,撈出切成片,熟燙的藕,手指通紅,為了讓每一片都被糖水浸透,放入冰箱冰鎮,吃的時候再加糖桂花。
這麼做了很久的菜,丈夫一口氣吃完,習慣地說,怎麼有這樣懶的太太的,什麼都不做,只做一道菜。
孩子也愛吃糯米做的食物,她會做糯米燒賣,她的母親教的。浸過夜的圓糯米,薄薄一層平鋪在蒸布上面,小火蒸熟,粒粒分明,放入油和醬油,拌得均勻,捏成像花朵一樣的燒賣,再放入蒸鍋蒸。這個小籠是給兒子的,兒子不吃葱薑。另做一種糯米餡,給很愛蔥的女兒,葱花,很多很多葱花,都快要多過糯米,做出來的葱花燒賣,女兒可以吃三個。
什麼都不做的很懶的母親,只做一道菜的母親,看着孩子開心地吃那一道燒賣,心裏都很開心啊,真的比自己吃還要開心呢。她自己吃泡飯,滾開水放入隔夜的冷飯,做成一碗泡飯,配一碟玫瑰腐乳。就夠了。
這個時候,成為了母親的女兒,終於理解了自己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