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排球聯賽借助中國女排於里約奧運會奪冠的東風,在市場影響力和關注度上比前幾年明顯提升。然而,如果從世界一流職業聯賽的角度看,當下的中國排球聯賽還存在不小差距。「鷹眼」使用中出現種種問題,正是排球聯賽職業化程度不夠的縮影。
本賽季使用「鷹眼」設備、允許球隊在一定階段轉會球員,算是在職業化的道路上邁開了第一步,但這些改革新政並未取得預期效果。「鷹眼」系統惹人不滿,轉會球員遭到不少球隊反對,全運會遠遠重要於聯賽、聯賽為全運練兵的觀念依然在不少球隊中出現。在聯賽包裝方面,揭幕戰絢麗的出場儀式更像是一場秀,隨後的比賽依然回到了傳統的辦賽模式。死氣沉沉的球員入場儀式,球員與觀眾幾乎「零互動」,如今的中國排球聯賽僅僅是一場比賽,卻無法成為球迷甚至這座城市當天的節日,更無法形成不同賽區獨特的排球文化。
賽事運作缺頂層設計
無論從賽事包裝、賽事宣傳還是對職業聯賽的理解上,中國排球聯賽仍然處於職業聯賽的最初級階段。未來的排球聯賽應有更高的頂層設計,將排球聯賽不僅看作一場比賽,更應打造為一場排球嘉年華。通過多樣的宣傳和運營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特別是青少年來到賽場,在比賽之餘體會排球運動的快樂。對於排球運動,國人偏重於欣賞中國女排球員賽場上的英姿,但參與排球運動的人群少之又少。其實,並不是排球運動在中國不受歡迎,而是不少青少年缺少一試身手的機會,高水平排球聯賽完全可以借助這一平台縮小職業排球與大眾排球之間的鴻溝,但這也考量聯賽運作方的運營水平和運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