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恩尼斯達當選2011至2012球季歐洲最佳球員
FIFA金球獎「婚姻破裂」,原來歐洲足協(UEFA)早有先見之明。首屆FIFA金球獎頒發給2010年度最佳球員,UEFA便於2011年宣布設立歐洲最佳球員獎,以一個歐洲球季計算,選出當季在歐洲效力、表現最佳的球員,把金球獎「借屍還魂」。
恩尼斯達列貝利曾當選
UEFA歐洲最佳球員選舉先由UEFA屬下會員國的記者代表進行初選,得分最高的三人躋身次輪,在頒獎禮上再由記者即場投票選出得主,與金球獎相同單由記者評選。首屆2010至2011球季由美斯當選,至今舉行的六屆中,他和C朗拿度各兩次得獎,另兩屆得主是恩尼斯達和列貝利,並非像FIFA金球獎般由美斯、C朗兩人壟斷。
事實上,從1991至2009年,金球獎與世界足球先生同時頒發的19年間,已曾屢次出現不同結果,像英格蘭的奧雲、捷克的尼維特、烏克蘭的舒夫真高、德國的森瑪、法國的柏賓等一代球星都曾獲得金球獎,但卻一一無緣世界足球先生,多少反映兩者口味有差異。及至合併前的五屆兩者得主相同,以為達成一致,原來卻是美麗的誤會。
2015至2016球季的UEFA歐洲最佳球員由C朗拿度奪得,他今年為葡萄牙勇奪歐洲國家杯,又替皇家馬德里取得歐聯,日前已再順利拿下金球獎,下月的FIFA最佳球員,連下三城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