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郎平要是領軍參加東京奧運,屆時將會是六十歲
在女排奪得里約奧運冠軍後,國人在興奮之餘都希望郎平能夠繼續執教年輕的中國女排,讓中國女排能夠在四年之後的東京奧運會上再登巔峰,甚至有人希望中國女排能夠再次完成五連冠的壯舉。然而,郎平在多個場合表示自己希望能夠有一個較長的假期,隨後靜下心來再考慮續約問題。
心力交瘁流露去意
就郎平個人而言,在奪得里約奧運冠軍後,她已經完成了執教生涯的最後一塊拼圖,率領中國女排奪得奧運會冠軍,讓她成為作為球員和教練都奪得奧運金牌的排球傳奇,同時也兌現了她在2013年執教初期許下的將中國女排帶出低谷的諾言。因此,從個人理想來說,郎平並沒有太多執教的必要。況且四年之後60歲的郎平身體很難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她也曾多次表示身體狀況將是自己繼續執教國家隊的最大絆腳石。除此之外,郎平還須盡到一個女兒應盡的孝心,照顧自己的家庭和年事已高的母親。而長時間執教國家隊顯然將剝奪郎平更多的個人時間,從這個角度分析郎平續約的可能性不大。
教母之後恐無人勝任
然而,從中國女排乃至中國排球的未來發展來看,郎平是不可或缺的旗幟性人物。一方面,中國女排雖然連奪世界杯和奧運會兩個大賽冠軍,但並無傲視世界排壇的絕對實力,與巴西、美國等隊交手依舊負多勝少。而未來四年隨着塞爾維亞、荷蘭、意大利等歐洲球隊的崛起,中國女排依舊難以高枕無憂。而且國內沒有一位教練可以從能力和經驗上接過郎平的衣缽,因此郎平依舊是維繫中國女排發展的「救命稻草」。另一方面,中國排球借助女排奧運奪冠開始尋求改革的良機,聯賽的變革和校園排球的開展也需要依託於女排保持良好成績和郎平這一張最好的宣傳招牌來進行。雖然,郎平不是神仙,也不能以一己之力完全改變中國排球的現狀,但沒有郎平的中國排球或許很有可能將再次滑入低谷。因此,郎平繼續執教中國女排既滿足國家的需要,也符合社會對於中國排球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