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創新的懷舊/馮 進

時間:2016-10-16 03:15:48來源:大公網

  在「文學」的定義日漸模糊的當代世界,高雅的「嚴肅文學」和通俗的「流行文化」間的差距也在日益縮小。迪倫獲獎,是讚美懷舊,也是褒揚創新;是肯定表演的即時魅力,也是記錄詩歌的不朽傳承;是對文學影響力的最大認可,也是對其狹隘定義的終極反諷。

  當地時間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宣布,美國歌手、詞作者、作家、藝術家鮑勃.迪倫(Bob Dylan,又譯為卜.戴倫或巴布.狄倫)榮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至此,今年的諾獎塵埃落定,所有獎項均名花有主,但文學獎引發的疑惑剛剛開始。不少人發問:迪倫到底為啥得獎?

  諾獎評委會一貫作風矜持,揭曉前從不公布最終入選名單,聽任大眾紛紛猜測,賭局甚囂塵上。文學獎正式宣布的前晚,我已在微信看到聲稱敘利亞詩人獲諾獎的帖子。本次文學獎的評選又似乎格外保密。官方解釋,推遲發布的原因是各位評委的時間安排出現了問題,但有心人懷疑是他們內部意見不統一。諾獎官方消息一公布,美國方面興高采烈,因為這是繼非裔小說家莫里森(Toni Morrison)1993年獲獎後,二十多年來第二個美國人獲此殊榮。但中國朋友普遍覺得困惑不解。

  諾獎評委酷愛將文學獎頒發給在西方世界並不那麼知名的作家,如2013年的得主、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去年此獎又被授予出生於白俄羅斯的紀實文學作家、新聞記者斯韋特蘭娜.阿列克西耶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和往年詩人、小說家獲獎的主流背道而馳。這次諾貝爾文學獎的「非主流」傾向更明顯了。儘管迪倫對西方當代音樂和文化的影響有目共睹,他的傳播媒介主要是音樂、歌曲、表演而非印刷文本。身為音樂人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迪倫創造了歷史記錄。

  諾貝爾文學獎的發獎人達尼爾斯(Sara Danius)本人是位文學研究者,她在儀式上稱迪倫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會後接受記者採訪,她又讚他為「英文口述傳統中的偉大詩人」,甚至將他和古希臘詩人荷馬(Homer)、薩福(Sappho)相提並論,因為相信三人的作品都能通過口頭吟誦流芳百世。

  將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一位音樂家是否標誌着「文學」的定義進一步擴展了?對此達尼爾斯未作正面回應,只引用迪倫的歌詞說了一句「時代不同了」(The Times They Are A Changin')。但這並不妨礙旁人對此次諾獎的意義各加詮釋。如,美國音樂家哈杜(David Hajdu)認為這表示了諾獎評委會對迪倫植根的美國當代音樂傳統的認可。而北大教授陳曉明認為,此舉顯示了評委的「懷舊情調」,是他們緬懷文化激進、先鋒主義和實驗主義盛行的六十年代非主流文化的一種「行為藝術」。

  余生也晚,沒趕上前輩們的叛逆期,對迪倫六十年代成名歌曲中描述的原生態世界缺乏切身體驗。但不少迪倫的粉絲見證:最初被吸引就因為他的作品挑戰了美國主流民謠歌曲的溫柔甜膩,用嘶啞的嗓音,混雜不和諧的音樂,桀驁不馴的姿態記錄了那一代年輕人的騷動與鬥爭。迪倫的確受到「垮掉的一代」作家和現代主義詩人很深的影響。可我覺得,他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創作、演藝經歷已不能僅用「先鋒」、「反主流文化」(counterculture)等詞彙來形容了。正如達尼爾斯在採訪中所說,「五十四年來他不斷重新發明自己,一直在為自己創造新的身份」。

  迪倫1941年5月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杜魯斯(Duluth),原名羅伯特.金摩曼(Robert Zimmerman)。祖父母是來自烏克蘭的猶太移民,外祖父母是來自立陶宛的猶太移民。高中時期參加樂隊,深受民謠歌曲影響。二十歲離開老家到紐約闖蕩,從美國中西部小鎮搬到世界大都市。他在紐約的格林威治區和眾多藝術家接觸、合作,從平穩、安逸的中產階級家庭轉向居無定所的波西米亞式生活。1962年他正式改名為鮑勃.迪倫,不久出版的第一張唱片一炮而紅。從此他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但作詞寫歌,成為美國流行音樂的教父,而且插圖繪畫、撰寫自傳。

  半個世紀以來,迪倫的音樂事業風生水起。他出版發行了幾十張歌曲唱片,幾乎囊括了所有最高獎項。他獲得過十一次格林美(Grammy)獎及格林美終身成就獎、金球獎、普立茲獎和奧斯卡獎,1988年錄入搖滾樂名人榜,2012年被奧巴馬授予「總統自由獎章」。1988年6月7日他又開始 了「永不停止的旅途」(The Never Ending Tour),上世紀九十年代和本世紀第一個十年每年演出至少一百場。更重要的是,他始終保持了旺盛的創造力,吸收、融合各類歌曲的風格:民謠、搖滾、鄉村、布魯斯等,歌曲主題從抗議越戰、思考人生到祈禱神靈,政治、文化、宗教、愛情各方面都有涉及。

  他的表演也並非全無爭議。有評論家說他善變,甚至每晚的演出都會選用不同的嗓音風格,讓人捉摸不透。但也有人認為,這正是迪倫呈現「異質性體驗」,不屈從主流的可貴之處。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因為迪倫的創作生命如此長久,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如此巨大,他其實已從「非主流」逐漸演變為西方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了。

  2007年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他的歌詞被美國法官、律師在判決書、辯護書中引用得最多,超過一百八十六次,而排名第二的披頭士(Beatles)的歌詞只被引用了七十四次。他的粉絲中還包括美國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羅伯茲(JohnRoberts)和今年2月剛去世的斯卡列(Antonin Scalia)。他最膾炙人口、大家爛熟於心的歌詞有:「不用氣象員就能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you don't need a weatherman to know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以及「一無所有就一無所懼」(when you ain't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難怪諾獎評委稱他為文化的「偶像與圖標」(icon)。

  也許,此次諾貝爾文學獎之所以成為「行為藝術」,並不在於評委的執着過往,反倒在他們的與時俱進。在「文學」的定義日漸模糊的當代世界,高雅的「嚴肅文學」和通俗的「流行文化」間的差距也在日益縮小。迪倫獲獎,是讚美懷舊,也是褒揚創新;是肯定表演的即時魅力,也是記錄詩歌的不朽傳承;是對文學影響力的最大認可,也是對其狹隘定義的終極反諷。

  ‧馮進,美國Grinnell College東亞系教授,系主任,路特文學教授。英文專著有:The New Woma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Fiction, The Making of a Family Saga: Ginling College, Romancing the Internet。譯著有《陳衡哲早年自傳》。另有多篇中英文學術論文發表。目前研究聚焦於中國當代流行文化、飲食文化等領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