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曉明希望憑自己的專業知識推動澳門足運發展 大公報記者李恆基攝
澳門科技大學運動場看台後的一個房間,是澳門足總的辦公室所在地,數百呎的斗室就是陳曉明建構其大理想之處,正是比香港艱難的環境讓其找到新挑戰,他不戀棧高位,只求建立一套讓後來者依循甚至發揚光大的系統。
「再次在香港足總工作也經歷了三年多,對技術人員來說已非短時間,我感到那裏的環境已不再需要我、我又難再有所提升。」由香港跑到足運發展稍落後的澳門,陳曉明視之為「一個可以讓我找到挑戰的地方」,站在澳門足運發展「舵手」的角度,「未做的就推動去做、不足的就去提升」是其存在價值。「我好看重基層發展,澳門人口六十多萬,註冊球員有三至四千,能否再多一點?如何增加?」他相信由草根、教練培訓開始?手,澳門代表隊未來的成績可望提升,而最重要是建立一套足運的系統並按機制行事和進行管治,而非人治。
「我好想做到的,是建立一套系統去推動足運發展,而非由個別人去決定一切。」他舉日本為例說,該國並非所有教練都出色,但因為發展足運的系統有監察及調整的方式,因此不會因個別人員不濟而令足運發展走樣。「只要系統好、監察好,一些能力不足、壞心眼的人帶來影響也有限。」陳曉明表示成功將在於培訓出澳門人能接手其工作:「做技術發展工作,不能去想要『霸住』個位,如果訓練到有人可以做我的工作,那我就是成功,足運的發展不是為我而存在,我只是將知識、想法灌輸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