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不少球員在歐國杯中勇戰受傷或被「用殘」
歐國杯決賽周參賽隊伍有增無減是事實,但擴軍速度絕非想像中飛快,本屆剛好是擴軍至24隊的首屆歐國杯,若立即便要擴軍如世界杯的32隊規模,很多事情也許未必即時控制得好,再擴軍隨時令國家或地區代表隊與各大聯賽球會反目成仇,嚴重影響球會利益。
旗下球員被「用殘」
歐國杯首五屆只有四隊出戰,其後四屆改為八隊參加決賽周,本屆前的五屆就有16隊出戰,24隊參加歐國杯僅是本屆最新情況,若依趨勢來看,24隊的歐國杯起碼也要運行多三屆,看看是否一切順利才更適合擴張。事實上,擴展太快非必然好事,當中涉及的問題太多,就好像本屆增至24隊的決賽周也要提早八年宣布,即使真的打算擴軍至32隊,亦需要整個歐洲足協的成員商討,絕不能說下屆就「變天」。
此外,再擴軍便代表賽程要延長,出賽的球隊更多,代表出戰的球員更多,這時候肯定會引來球會的反彈,若歐國杯再多八隊出戰,便會有多達184名球員要出賽,32隊令整個賽事的負荷程度有如世杯。事實上,球會對世杯已經又愛又恨,雖然球會能從大舞台中收購潛力球員,但同時亦擔心主力球員被「用殘」,出現「世界杯後遺症」令球會每季季初競爭力下降,畢竟出薪水的仍是球會,若連歐國杯的強度都大得如世杯,就會出現「歐國杯後遺症」,那些強隊每兩年的季初便會上演一幕幕的「爆冷」落敗賽果,故若歐國杯不斷擴軍,那麼為球員出薪水的球會便會感到不滿,隨時引起球會與國家或代表隊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