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娛樂 > 正文

再論《西遊伏妖篇》\田力

時間:2017-02-16 03:15:59來源:大公網

  《西遊伏妖篇》(簡稱《西遊2》)的確令不少觀眾失望,所以內地票房已漸漸被《功夫瑜伽》追近。周星馳今次犯了什麼錯誤,成為很多專欄作家的題材,論點卻不一定準確,畢竟是「隔行如隔山」。

  有論者指電影需要人才、資金和制度系統。內地、香港的電影缺乏了制度系統,所以有《西遊2》的出現。論者認為應像美國一樣,各司其職,互相制衡,才可把電影工業化,亦避免了《西遊2》的流弊,其例子是《阿凡達》。問題就在於論者說的例子。

  導演占士金馬倫的《阿凡達》製作經年,他是製作公司的老闆,基本上是君臨天下,所謂的互相制衡在這項目中沒有出現。導演有時會像暴君和獨裁者,重要的是他的判斷是否正確。占士金馬倫很有遠見,超支多倍的《鐵達尼號》令他成為「世界之王」(電影對白),自始以後,占士金馬倫操刀的電影只有他說了算,從來大師都有這種特權。

  大導演的特權不止於美國人,李安拍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以120FPS規格(每秒120格菲林)拍攝,雖然是史上最高清的電影,但有這種規格的電影院,全球只有五家(美國有兩家、內地兩家、台灣一家)。李安承認投資者有猶豫,只是他堅持才讓他拍攝。若不是李安的話,投資公司便會告訴導演,發行部認為不行,120FPS電影便無從面世。

  話說回來,徐克及周星馳的電影,都是由他們主宰。兩位大師的力作卻不是在制度系統之下完成。筆者不是否定制度系統的優點,而是在現在「錢不缺」的狀況下,很難提倡,而且制度系統從來都有例外。

  論者指《西遊2》的演員沒演技,人物沒性格,劇情散亂,筆者都同意。該論者更指出片中的粗俗語言都是舊的,而當中哲理也是看過的。這兩點才是畫龍點睛,簡單的說,就是過了時。創作不佳加上內容過時是致命傷,在「西遊記」的題材來說,可能已拍得太多(因有基本票房保證),難有新意,加上現時觀眾以年輕人為主,但主創人員多已五、六十歲,對時代脈搏的捉摸難免出現誤差。更值得留意的因素是,周星馳用了三年時間搞《西遊降魔篇》,三年後有《美人魚》,而《美人魚》後一年便有《西遊2》,是不是太快了一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