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封神傳奇》改編自中國神話
自從電腦動畫技術變得普及,不再是荷里活巨片的專利,亞洲電影人就開始熱衷拍攝電腦特技電影。一方面,日本人把他們的特攝/動畫經典一一拿來重拍;另一方面,中國影人則在數碼空間搬演傳統神話故事,只是在反覆拍攝《西遊記》相關的故事之後,讓人開始懷疑,中國神話僅止於此?如今有人拍成電影《封神傳奇》,也算是終於有一條新路闖了出來。\行光
《封神傳奇》引用《封神演義》的故事框架,講商朝末年,被滅世黑龍附身的紂王寵信九尾妖狐妃妲己,兩人召喚黑暗力量,驅使滅世黑龍降生人間。為阻止昏君滅世,姜子牙遣「雷震子」姬雷、哪吒與「二郎神」楊戩合力尋找光明之劍,以求消滅紂王。妲己派出手下申公豹追擊三人,奪取寶劍,與此同時,中了妲己逆生咒的姜子牙返老還童,在他變成嬰兒直至元神灰飛▉煙滅/湮滅(埋沒)▉前,三人要找到光明之劍,協助姬昌、姬發父子抵抗紂王,阻止黑龍滅世……
中國式冒險故事
該片把本來是商周兩國逐鹿中原,滿天神佛各顯神通的故事,改編成一個近年慣見的中國風故事/角色包裝的西方冒險電影。雙方非黑即白,敵我分明的對抗,而勝負的代價則是人世的存亡,整個過程就是不斷的戰鬥。
和西方冒險小說的母本一樣,《封神傳奇》也有一個個人成長的主題。雷震子在整個追尋光明之劍的過程中,還要發掘自己「翼族」身份的秘密(他的戲分特重,不知是否因為演員是老闆的公子?)甚至連解救世人的寶劍,也有着一個十分西化的名字—光明之劍。於是,原本的古代「革命」,神仙鬥法的故事,變成一個「龍與地下城」的電影版。
「龍」,因為紂王是被滅世黑龍附身之體。「地下城」,則是因為不論朝歌還是西岐,都有高聳城牆的堡壘,下面有着四通八達的秘道,讓人想到近年《西遊記》系列電影,角色在取經路上的那些城堡。當然,這些意念都是來自《魔戒》電影中精靈、矮人們的城堡,和中國神話沒有多少關係。《封神傳奇》的導演還為這個異想世界加入不少奇異的玩意,在荒漠和大海之中穿梭的是鐵甲的戰車、飛天的神舟,甚至城堡……這種天馬行空的奇觀,倒是接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但和那些「龍與地下城」的奇幻世界關係不大。
說起來,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也算不俗,梁家輝、李連傑、范冰冰、古天樂、文章、黃曉明等等,只是,讓這些大明星去扮演商紂、姜子牙、妲己、申公豹等神話人物,本來就沒有多少發揮空間。雪上加霜的是,整部電影幾乎是不斷地在追追逐逐,根本沒有時間去塑造這些角色,大明星的作用只能說是把自己的名字和戲中角色連在一起而已。
動作戲難以投入
或許,這些電腦特技電影的賣點還是在於動作和打鬥,這也是香港電影人一貫的強項。但在一個完全虛構,比《封神演義》原著還要虛的電影之中,打鬥就算再精彩,還是刺激不了筆者的感覺。說到底,這些神仙打架,傳統上他們是用法術比拼,現在變成接近拳頭交的肉搏(也有用上風火輪之類的法寶),怎樣看都是很抽離的,就算表演者怎樣搏命,帶傷上陣,但故事本身的設定,已經讓這類電影的打鬥,失去了過去武打動作片那種疑幻疑真的投入感。
奇幻冒險故事/遊戲以及其延伸出來的電影,完全是西方流行文化的傳統,把它們接入中國傳統神話系統是一個有趣的探索。至少到目前為止,華語電影人還不能把中國傳統神話的美學,不論是故事還是視覺元素,與電腦特技無縫結合。有趣的是,不論是本片的監製葉偉信還是《西遊記》系列的導演鄭保瑞,他們初出道時,都是以在類型片之中加入某種耐人尋味的人情世故等細節見稱,葉偉信把葉問寫成愛妻住家男人更是一絕。但在市場大潮之下,他們都要去拍這種「中國味電腦冒險遊戲」大片,不知其心裏是什麼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