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娛樂 > 正文

李蕙敏洗底不做怨婦

時間:2016-08-06 03:15:53來源:大公網

  圖:李蕙敏想藉歌曲發放正能量

  入行接近三十年的李蕙敏(Amanda),早年所唱的悲慘情歌為人受落,不過擁有實力的她,卻一直在音樂路上兜兜轉轉,未能更上一層樓,然而她對唱歌的熱情始終如一,現在還多了一份使命感,就是要唱多些令人開心的歌曲,為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她慶幸本身擁有阿Q精神,能勇敢地去面對一切。\大公報記者 吳珊珊 文/圖(部分)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十七歲的Amanda與區海倫組成二人組合Echo,正式步入樂壇。有傳二人不和,加上唱片銷量不佳,遂於一九九二年拆夥。未幾Amanda簽約樂意唱片作個人發展,於一九九五年憑一首《活得比你好》漸露鋒芒,後再憑《(你沒有)好結果》一炮而紅,這些歌更被視為慘情歌中的經典。

  幸福唱新歌

  上述兩首怨曲都成了Amanda的首本名曲,更奠定了她的「怨婦」形象。一九九八年她轉投寶麗金唱片,後因寶麗金被環球唱片收購,其大碟因缺乏宣傳,銷量欠佳,新碟亦要延期推出,令其事業開始走下坡。二○○二年她加入梅艷芳創立的Mui Music,雖已錄好一首歌,但隨着梅艷芳的逝世,以及其家人無意繼續經營唱片公司,她的唱片亦無法面世。之後她轉往營商,間中拍攝電影,但對唱歌仍不放棄,除了自製單曲,又先後簽約多間唱片公司,惟都未有顯著成績。她強調自己從未離開香港樂壇,只是未有合適機會出碟而已。

  今年六月,Amanda推出全新廣東單曲《不分不散》,更一改過往聲嘶力竭、慘情怨女的形象,唱盡愛情的幸福甜蜜,希望令香港人心情輕鬆。她說:「暫時都不做悲情歌了,因覺得現時社會環境需要多些開心。(因為你結婚後也開心了?)不是。其實一直都有很多朋友向我傾訴心事,無論是生活上或感情上有不開心或困難,他們都有跟我分享,所以我覺得自己像心理醫生。自己多數只是聽,但很多時他們只要講出來,其實已宣泄了,所以肯聆聽是很重要的。(你不開心時怎樣宣泄?)我會哭一場,發泄出來就好好。」Amanda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她近年感受多了,所以想幫助其他人,並說:「有時只要聆聽已經幫到別人。(但聽多了牢騷會否令自己也變得負面?)不會的。我會以正面的思想去改變別人,當發現真的改變到朋友的想法,真的很開心。」

  Amanda笑言,自己其實一直都有唱開心幸福的歌曲,但往往是慘情歌較受歡迎,令她幾乎被封為慘情歌天后,真有點替自己不值,又說:「以後去登台及商演,要多唱這首幸福新歌,幫自己慘情形象洗底之餘,又可宣揚幸福愛情帶來的正能量。」

  對於今次遇上這首新歌,Amanda覺得是緣分,並說:「這首歌是網絡小說《浮世初繪.餘香》的主題曲,因為有朋友參與有關工作,便找我唱。我看完小說後也覺得很有意思,故事背景是近幾十年的香港,講述歌后主角的成功、起落及經歷,再加愛情,最後大結局是開心的,適逢自己又想唱開心歌,所以被打動了。(你覺得香港現時的社會氣氛如何?)辛苦是辛苦,但不單止是香港,全世界經濟都不好。香港最慘是地方太細,居住環境太擠迫,沒有私人空間,所以難以釋放壓力,如果有私人空間給自己,其實已可紓緩很多。」

  Amanda想起自己小時候,無論遇到什麼狀況都會聽音樂,所以覺得音樂也可以紓緩情緒,是一種宣泄的渠道。

  有阿Q精神

  提到其歌唱事業屢遇挫折,問她可曾有怨氣?Amanda坦言:「早期有,《活得比你好》其實不是講愛情,是講工作,因經常遭受白眼被人小看,但我對自己說不要緊,儘管讓人小看,但我一定會叻給你看。其實年輕人一定遇過挫折,我很明白,聽歌可以幫助他們,我也是聽很多歌來調適自己的心情。(你沒有跟朋友傾訴?)有。但做這行沒有安全感,如果不熟也不想講太多,而且有時是要靠自己的,朋友雖然好想盡量幫忙,但最後還是要靠自己的心態,而心態很影響做事。我有阿Q精神,阿Q精神好重要,有些事情發生了就不可挽回,唯有看看跟着下來怎面對,要勇敢去面對。錯就要認囉,敢承認錯誤也是一種勇敢的行為。」

  入行接近三十年,Amanda經歷不少高低潮,她坦言有一段時間是覺得不忿,但現在又覺得OK,說:「有時是外在因素,因為以前完全靠唱片公司,你簽了約就這樣了。現在自己搞製作較自由,是兩種氣氛兩種做法,以前被動,今天主動些,創意方面可以全是自己的想法,然後才與宣傳夾來做,所以做得開心。不過以前也開心,只是可以加的創意不夠現在多,少了自由度。」她透露在嘉音唱片時,其實有很大自由度,因為推出的十多張唱片都是同一個監製,大家很熟很有默契,對方亦肯給她發揮,不過後來她簽了其他唱片公司,大家未合作過,加上公司的政治因素及變動,令她變得好被動,被環境控制了。對於在音樂路上兜兜轉轉,會否覺得自己始終欠了些運氣?她淡然道:「都過去了,十多年前的事,很多事情你明白了因由就不會覺得不忿氣。年輕時都是一鼓作氣,自己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最好,否則就不做,但長大了就明白,做一件事不是一個人可以成就以致成功的,其他的東西配合不到也沒辦法。」

  問到未來的音樂目標?她表示希望做有使命感的事,令大家開心些。提到上述網絡小說的作者已傾洽做舞台劇及拍電影,問Amanda可想參與?她表示無所謂,最重要的是適合,做舞台劇或是拍電影也OK,不過舞台劇對她會有新鮮感,因她從未演過。

  跟老公鬥氣

  除了廣東歌,Amanda也有機會出國語歌,但她直言不是為打入內地市場,說:「我不會刻意開拓內地市場,順其自然。雖然內地市場大,音樂行業是不能當生意來做的,不能樣樣想商業、想錢從何來。近年我做歌很開心,感受更大,令我很清晰地回想,並回到原點,就是第一日唱歌的熱情在哪裏?一定要有熱情灌注入作品才可感染別人,所以要由基本開始。如果做了好歌人家又喜歡,我覺得無論在任何國家及地方都OK,不必刻意想什麼市場。以前廣東歌盛行,內地不也是唱廣東歌嗎?」

  有說香港樂壇已死,她覺得呢?Amanda笑道:「是死了一陣子,現在開始翻生,有些苗出來了。(什麼原因?)其實是模式的問題。現在網上發展出另一種架構,容許不同的人製作音樂,出路不同了,以前小眾是幾乎沒機會,但現在小眾也有機會殺出血路,這是好事。我見到一些有潛質的新人其實OK的,例如我有聽吳業坤及JW(王灝兒)的歌,都頗欣賞他們。」雖然現在的新人可以在網上自我宣傳,Amanda認為當中也有困難,並說:「要做與眾不同的事較困難,尤其是在騎呢及特別兩者中間,要如何拿捏就最難,但很多時是騎呢才可以出位。」

  Amanda三年前與英籍男友Serge Micallef 結婚,現在定居於香港,二人都喜歡小朋友,但迄今未有喜訊傳出。她笑說:「盡快啦,老公都很心急。(可有向圈中朋友求教生仔秘方?)我有看中醫調理。(接受人工授孕嗎?)我不介意,但也要生得出才可。我覺得孩子是天賜的,不過始終年紀大了,要作出補救。」她慶幸老公的父母都沒有給她壓力。有道兩夫妻的性格要一凹一凸互相配合才可以長久,但Amanda與老公的性格卻很相似,除了大家都喜歡音樂,性格亦都是硬頸及固執,那會否經常吵架?她笑說:「好在我們沒有隔夜仇,如果知道自己不對,會立即講對不起。」她又大爆與老公都很有童心,喜歡看卡通片,如最近就看了《功夫熊貓3》,老公老是叫她做Panda(熊貓),因與她的英文名Amanda發音相近,加上她又是中國人,她就幫老公改花名叫「恐龍」,因他有時會發忟憎,但很快便沒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