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娛樂 > 正文

維港音樂節 橫跨六星期

時間:2016-06-30 03:15:44來源:大公網

  圖:出席嘉賓及贊助商代表合影:周恆(左五)、許敬文(左十)、區藹芝(左十一)、曾智斌(左十二)  

大公報實習記者王姍姍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王姍姍報道:維也納與香港音樂家、教育機構和社會各界攜手打造的首屆香港.維也納文化盛會「維港音樂節」將於七月十五日至八月二十八日在維也納、香港兩地舉行。音樂節活動包括:音樂會、夏令營、維也納師資培訓交流團和各種社區節目等。本地超過四十名音樂家將會代表香港遠赴維也納演出。

  八月演「千人交響曲」

  「維港音樂節」由維也納兒童合唱團音樂學院基金主辦,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等合辦。昨日在K11舉行記者招待會,公布活動詳情。

  音樂節的高潮是八月二十八日在香港大會堂,由二百五十名維也納和香港的音樂家攜手獻藝,其中一百位來自維也納的交響樂團、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及阿諾德勳伯格合唱團成員,將與香港管弦樂團成員、本地合唱團及音樂學生聯袂演出被譽為「千人交響曲」的馬勒《第八交響曲》。

  音樂節執行董事區藹芝致辭表示,長達六周的「維港音樂節」乃音樂界的年度盛事,為音樂家、學生和公眾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包括維也納音樂導師帶領的學生音樂營,為本地專業音樂人士而設的維也納師資培訓交流團,以及在維也納和香港舉行的音樂會等。旨在提高本地人才和藝術教育水平,加強香港作為創意樞紐的特色和形象。

  音樂節藝術總監曾智斌說自己出生在香港,也曾以音樂家的身份在維也納生活超過十五年,出於對這兩個國際都會的熱愛,把兩者聯繫在一起便產生了「維港音樂節」。他說:「音樂作為跨越疆界的語言和滋潤心靈的養分,實在是人類擁抱多元的最佳模範。」

  「聲空之橋」揭序幕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許敬文教授表示有很多優秀校友都參與該次音樂節。「維港音樂節」為中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海外交流、合作機會。中大在傳承傳統與現代文化,中國與西方文化等方面不遺餘力。

  「維港音樂節」七月十五日的開幕音樂會是「聲空之橋」(Building Bridges)由維也納兒童合唱團音樂學院的學生演出,節目包括奧地利經典樂曲、民歌和中西樂小組演奏等。八月十五日至十六日晚上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馬拉松」,九個來自香港及維也納的鋼琴家將演奏長達十二個小時,三十二首奏鳴曲。

  維也納音樂教育家將於七月訪港舉行一系列工作坊。八月十四日至十七日期間香港音樂家將於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的音樂廳MuTh舉行「香港節」,推廣本地音樂。其中水墨畫家周恆以廣東音樂《雨打芭蕉》為概念藍本創作水墨掛軸一幅,供慈善拍賣,以支持基金的音樂教育工作。

  「暑期音樂學院」是重點教育交流活動,對象為八至十七歲對合唱有興趣的學生,為期六天,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該夏令營由來自奧地利的指揮傳授歌唱技巧、視唱練耳、基礎作曲等。課程結束後設社區音樂會讓學生與公眾分享學習成果。

  查閱詳情,可瀏覽:www.festival.vbcmaf.org。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