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屆電影節獲得了中英兩國電影人的大力支持 大公報記者李威懾
2016中英電影節開幕式暨頒獎典禮當地時間26日晚在英國倫敦阿波羅劇場成功舉行,本次電影節獲得了中英兩國電影界的大力支持與讚揚,共評出17個獎項,其中《老炮兒》包攬三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大公報駐倫敦記者 李 威
中英電影節前身為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創辦於2013年,致力於把國內優秀電影作品推往國外,為中國與全球電影產業提供合作平台,是海外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華語電影節之一。
兩國文化交流新陣地
開幕式暨頒獎典禮由組委會主席孔祥曦致開幕詞,他表示中英電影節旨在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號召,推動中英文化影視產業交流,希望在未來能以年輕、嚴謹的姿態,真正成為中英兩國文化交流的強有力陣地。他希望中英電影節並不只是一個慶典,而是以此為基礎,延展中國的影響力,為中英兩國電影業發展提供平台,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
電影節形象大使、著名導演馮小剛在開幕式致辭時,高度稱讚了中英電影節舉行的意義及其背後年輕團隊的堅持和努力,「這是個很年輕的電影節,由一個非常年輕的團隊創辦、操辦,主席今年只有28歲,他們是真的熱愛中國電影,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把中國電影介紹到海外,為此甚至自己還要貼錢在做,這樣的電影節非常值得我們支持。」
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BAFTA)副主席安妮莫里森在致辭中稱,中英兩國的關係在過去的幾年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電影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媒介,能夠讓不同的觀眾克服文化上的不同,增強相互的交流和理解。她表示,即將上映的11部影片將給英國觀眾帶來更好的了解中國和中國電影的機會。
英國電影協會(BFI)國際總監伊莎貝爾戴維斯則表示,英國電影協會在過去的三四年中試圖將中英兩國觀眾以及電影產業緊密聯繫在一起,希望中英電影「雙贏」。這也是中英電影節舉辦的意義所在。BFI從兩年前就開始對電影節的舉辦進行支持,今年BFI更協同電影節組委會一起策劃了電影論壇項目,她也將親自擔任主持人。
《師父》靈感來自葉問
參加本次電影節的中國電影代表團由著名導演馮小剛領銜,可謂熠熠星光。開幕儀式暨頒獎典禮由吳大維、袁小姍主持。此外,出席的中國電影人還有:著名導演何平、管虎、《師父》導演徐浩峰;著名演員張國立、徐崢、徐帆、段奕宏。
此外,2016中英電影節亦得到了英國電影界的鼎力支持,出席嘉賓包括《摘星奇緣》與《真的戀愛了》的製片人鄧肯.肯渥西、中英電影基金的代表馬克達利等眾多英國電影業界人士。
當晚的頒獎環節中,電影《老炮兒》成為了最大贏家,包攬了最佳導演(管虎)、最佳女配角(梁靜)、最佳音樂(竇鵬)三項大獎。《烈日灼心》則獲得最佳影片與最佳男演員獎(段奕宏)。電影《師父》獲得了評委會特別大獎、最佳編劇獎(徐浩峰)。
獲得最佳編劇獎的導演徐浩峰稱,《師父》的靈感來自於葉問。1949年前後,葉問從廣東佛山去到香港。他用了一年時間培養了一個徒弟,黃淳梁。此後,黃淳梁花了一年時間在香港踢館,香港媒體爭相報道。此前在香港武術界寂寂無名的詠春,也漸漸聲名遠播。他還表示自己深受英國電影導演大衛.利恩的影響,出生於70年代的他對電影《印度之旅》印象深刻。他自己也非常希望能拍攝一部關於英屬殖民地時期的印度生活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