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出名」的一個詞,現在常被用來笑話人的思想迂腐守舊。但作為古代的一項政治制度,其最正宗的含義就是「封土建國」:王室把土地封給諸侯,諸侯可再把土地封給大夫;每一級封君要對上級稱臣,但在自己的領地裏享有最高權力。封建制度的發展在西周達到頂峰,周天子又如何鞏固自己的封建統治地位呢?
基於對封建制度內涵的理解,同學不難想到這一題的解答思路。同學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說,一個是天子如何規定諸侯的各項義務及權利,另一個是天子如何加強自己的權力。
首先講一講諸侯的義務和權力。周天子把諸侯分成了五個等級,按照不同等級的爵位來分封領地。同學最好細列,比如五個等級分別是公、侯、伯、子、男,其中公、侯可以分到方圓百里,伯可以分到方圓七十里,子、男則分到方圓五十里地。而且,諸侯和大夫都有權聘請家臣,以食田作俸祿等等。
義務方面,同學可以重點說「述職」或「朝覲」,指出諸侯必須定時向天子報告封地內的大小事務。同學也可以了解一下史料,比如諸侯「如果一次不朝,貶爵;二次不朝,削地,三次不朝,便加討伐。」這樣寫使得論述更為生動立體。當然,諸侯的義務不止這一項,還有向天子進貢、援助天子及其他諸侯國等,同學都需以具體史實作為支持。
然後,同學可以從天子加強自己權力的角度繼續分析。雖然許多土地都分給了諸侯,但是天子自己統治方圓千里的「王畿」,作為天下共主,要保持住「金字塔頂端」的位置。
一方面,同學可以提到天子有權插手諸侯國內政。比如天子可在諸侯國中委任重要官員,就像大國三卿,其中兩名由天子任命;小國二卿,其中一卿由天子任命。同學也可以舉天子「巡狩」的例子,指出周天子巡察各國,其實是一種上司對下屬的考核。另一方面,同學還可以寫天子擁有冊封、罷免、誅殺諸侯的權力。特別是如果諸侯沒有盡到義務,或對天子不敬,那麼他們就會受到天子的懲罰。
這道15分的題目,得分要點在於詳細列明各項措施,並且要帶出權力由上而下的轉變。因為答題時列舉要點並不複雜,所以同學更需要以較多、較具體的事例來補充說明。有序、均衡的分析可獲得13分及以上。更多關於西周封建制度的資料,請瀏覽:https://endeavour.org.hk/index.php/top/history。
撰文:董一秀